“进士第”人家
距东城门不远,上街有座青瓦盖朝门,朝门上竖有一块火焰匾,上书“进士第”。
这便是进士第谌家。
走进朝门,有前院与后院,各有一栋长长的青瓦房。靠近高家的地方,还有一个花园。花园边有座小山,正好区别了高家与谌家。
花园里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但没有名气,有名气的是谌家那棵高大茂盛的桂花树。每年到了8月,谌家桂花的芳香,就会飘散到上街、朝阳街和城门楼上,甚至越过城墙,在织金街上令人陶醉。
织金城内十大名树,唯有一棵桂花树进入名次,排名第6。这棵桂花树,正是进士第大院内的这一棵。
进士第的主人谌曾模,号益舟,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举人,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三甲第44名进士,钦点湖南桃源知县。
1950年,秋天刚刚到来,魏志刚便带着一群人来到了进士第。
不过此时的进士第匾额,已经摘走了,朝门上显得一片空旷。
一个中年男子从大房里迎了出来。男子很高,也很瘦,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像是风也能刮倒似的。
谌志笃
瘦高个满脸是笑容,招呼魏志刚等人道:
“请到屋里坐!”
魏志刚没有回应,冷冷地带着人走进了屋子,并环顾四周。
瘦高个显然知道魏志刚来的目的,赶紧倒茶。
魏志刚也知道瘦高个倒茶的意思,不喝茶也不回话。其实魏志刚早就见到过瘦高个,1950年1月8日那一天,织金县政府官员和士绅出北门城迎接解放军进城,瘦高个和胡捷西等人就在其中,今天算是再度重逢了。胡捷西已经被抓了起来,今天就轮到这位瘦高个。
虽然没人搭理,瘦高个还是继续说道:“恩来与我是朋友,我们的关系很好,我们还经常通信。”
这下倒把魏志刚搞蒙了。
瘦高个打开箱子,拿出几个信封,打开其中的一封递给魏志刚,“这是我与恩来的通信,你看看!”
魏志刚看了一下,落款确是“周恩来”三个字。但一时难辨真伪,便带着人走了。
魏志刚赶紧通报毕节,调查瘦高个与周恩来的关系,毕节不知,又报到省委,省委也不知,直接发电报找周恩来。
很快,省委接到邓颖超的通知:确保谌志笃的生命安全。
为了以防万一,省委派人亲自到织金接走谌志笃。
原来,瘦高个正是谌志笃,进士谌曾模之孙,号石僧。
谌志笃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幼读私塾,民国五年(1916)毕业于贵阳南明中学,随后考入天津工业专科学校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谌志笃被推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会长、天津各界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到北京参与请愿活动,并破指写血书,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同时加入“觉悟社”,与周恩来、邓颖超成为挚友。
民国十年(1921)谌志笃回省,任南明中学学监兼理化教员。次年在贵阳创办《黔声报》,在开办贵州第一家白话文报业的同时,与他人合作创办黔南化工皮革厂。民国十二年以后,先后任过贵州省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总务科长、袁祖铭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重庆百货统捐局长、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部秘书43军交通处长、贵州省炉山县(凯里)县长等职。
民国二十五年(1936)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谌志笃在周恩来的武汉办事处任上校秘书。
民国三十年(1940)谌志笃返乡,与覃伯平、王润苍、胡捷西、李成学、任良治、王纯周、郑凤祥、黄德荫、邓子春、周从宜、杨少松一共12人合资成立了利成商店,聘请黄世名任经理。民国三十二年(1943),商店更名为义成商店,黄世名仍然任经理。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因经理挪用大量资金去开自己的永茂商店而结束。
民国三十五年(1946)谌志笃被增选为贵州省参议会参议员。
40年代末,在谌志笃的劝说下,1950年1月6日,王佐与解放军代表魏志刚达成和平解放事宜,1月8日解放军进入织金。
同年3月,李名山反水,解放军退到黔西。
5月18日,解放军武力回到织金。
6月至10月,织金清匪、反霸、土改相继开始。
1951年谌志笃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1960年5月,周恩来、邓颖超来贵州与谌志笃会晤,并留影。
1960年谌志笃与周恩来夫妇合影
1975年,谌志笃病逝。
谌志笃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谌贻蕙,小女儿叫谌贻珍。
谌曼丽16岁在贵阳照片
谌曼丽18岁在延安照片
谌贻蕙就读贵阳女中初三时,抗日战争爆发,便报名参军,分配到重庆涪陵野战医院当护士,随后要求到前方抗战,编入黔军102师柏辉章部队。102师参与台儿庄大战后,在徐州保卫战中,102师被几倍于自己的日军包围,谌贻蕙在突围后与部队走散,被102师曹副官救出,送回武汉。
谌贻蕙的父亲当时正在武汉周恩来的办公室工作,周恩来、邓颖超见到开朗活泼的谌贻蕙后,很喜欢,便收为义女,为其改名为谌曼丽,并派往延安工作。
从小就喜好文艺的谌贻蕙,在延安期间,演出了很多戏剧,如《新木马计》、《海滨渔妇》《俄罗斯人》《前线》《打渔杀家》等。
1945年10月31日夜,谌贻蕙所住的窑洞塌陷,她被埋在了里面。
谌贻蕙生前有两个儿子,因寄养在别人家而失踪,直到2010年,大儿子张国毛(跟随养父姓)才被亲人找到。
因姐姐改名为谌曼丽,谌贻珍名为谌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