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回龙潭
所属图书:《织金老城纪事》 出版日期:2016-05-01 文章字数:3977字

回龙潭

上面文字,是住于三楚宫对面的邓崇俊老先生回忆回龙潭时所写。

20世纪40年代初,王佐县长与织金大商人王大荣合作,重修回龙潭。

请来的设计员,是个美国人。把潭边的淤泥全部取出,修筑堤坝,增加洗菜、洗衣水道。从此,回龙潭成为一口宽大的长方形水井。因为水位提高,“回龙涌瀑”更为壮观。

“回龙涌瀑”其实就在回龙潭东南角的出水处。由于回龙潭水位高,贯城河水位低,从而形成一道壮观的瀑布。瀑布落下后,遇到河中的几块岩石,水又被高高地卷起,发出巨大的响声,因而有“回龙”之说,亦有“响水龙潭”之称。

传说回龙潭里有一宝,名“吼”,是一对会游动的动物。自从重修回龙潭后,宝就没有了。有人说,美国人在去淤泥、淘井沙的时候,悄悄盗走了。

出水处上的两架水车没有了,但是在那片树林之中,却多了一栋宽敞的水碾房。

1984年还没加高围墙的回龙潭,后面的石拱门房子是忠烈祠戏楼(詹大方摄)

水碾房前面就是回龙潭,后面是贯城河,东南边是瀑布,三面临水,看起来就像在一片孤岛中。房子周边还有几棵高大的古树,看起来颇得景致。

水碾房从外面看有五六间排面房子的大小,走入里面,却是很宽敞的一间,一眼就能看到两个水碾和一些做豆腐的工具。

一阵流水声从地下传来,以为自己就站在河流之上。原来水碾房中有两条水道,用来带动水碾转动。由于回龙潭水位高,水量足,落差又大,流水之声,便把整个水碾房挤满,人就像进入了水底世界一样。

这个水碾房是三楚宫对面张幺奶出钱修来供大家使用的,不收租金,如果你要给,就是碾好后随便给点米就行了。

吏目巷的邓家,也经常到这里来碾米碾豆子,量大的时候,干脆全套工具都抬到这里来搞生产。

邓家做的是粉条,有米粉条、懒豆粉条、弯豆粉条等。

邓家生产的粉条,称手工粉条,做法、用料与现在的也有很大的不同。天然大米或懒豆、弯豆经过浸、磨、滤、煮、团之后,下面的工序就是压粉条。这道工序主要用到两样工具:竹筒与踩压机。竹筒粗长,竹节横片上烙有几个眼,装入米团,用自制踩压机挤压,数根米粉就接连不断出来了。粉条装入大簸箕里,放在回龙潭边用太阳晒干就完成。由于米好,水好,添加的也是天然植物,做出来的粉条,也就色泽洁白、柔软滑爽,吃之味美。

为了保护回龙潭水源清洁及食品卫生,民国织金县政府为此颁发了《龙潭饮料保护暂行办法》令并派人时时监管:

70年代前后的回龙潭,已经被石墙圈了起来。石墙外,三面是水道,人们便在水道里洗菜洗衣。

石墙其实也只有一米多高,人们经常爬到石墙上去钓鱼或捞虾。

站在石墙上,能看到潭水一片碧绿,长有茂密的水草。虽然潭水深不见底,但水草之间,却能见到无数的鱼在游动。钓鱼的人或站或蹲或坐于石墙上,手持鱼竿等着鱼儿上钩,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鱼钓上来了。捞虾的人大多是十来岁的孩子,用篮子装了块石头,再用长长的棕绳系上,抛到潭中去,提起来,篮里就有几十只虾了。

潭边张幺奶家的水碾房,已经变成了豆腐联社的生产房。流水声依然那么响,但是水碾已经看不到了,多了很多做豆腐的架子。

人们正在热热闹闹地生产着,每个架子上也都放着豆腐。来此买豆腐的人也多,不过必须持有豆腐票。

这个时候,织金还没有自来水。每天来回龙潭挑水、洗菜、洗衣的人都很多,回龙潭依然热闹。

80年代后,豆腐联社退出市场,房子也被拆除。随后,回龙潭的石墙被再次加高,回龙潭不再是一道风景,而是一个水箱。

尽管1983年后织金城里有了自来水,但是人们依然喜欢到这里来洗菜、洗衣服,有的甚至从老远跑来,提上一壶水回去,就是为了品尝一下龙潭水的甜香与清凉。尽管自来水来自回龙潭水,但它已经没有了龙潭水的原味。即使在夜晚,在冬天,回龙潭边的笑声、说话声以及洗衣声,伴随着流水声一样欢快。

但是,这种欢快,却突然停止了。

2008年10月6日上午10时,回龙潭的水突然消失。

全城震动。

织金城十几万人,饮用的就是龙潭水,它是织金人的生命之源。它的消失,无疑带来一片恐慌。

民众在回龙潭南面出水口处观看干枯的水井

一连数日,回龙潭边挤满了来观望的人群。

有人在烧香烧纸,祈祷潭水回来。

同一日,从未见干枯的小水井的水也神秘消失。

冒沙井的水突然变浑,水向上涨了数尺。瓦窑龙潭的水,突然之间涨得更多。

南门原烈士陵园旁边的“同辉花园”工地上,也站了很多来观望的人。有人在议论,回龙潭之水就是从这里断掉的;有人在说,断水之前,这里一直在抽地下水,水很大,四根粗大的水管也抽不完,后来就用水泥砂浆灌下去了。我去到这里的时候,水虽然没有再抽了,抽地下水的水管还在,工人们依然若无其事地工作。

贵州水源专家来到织金调查的这一天,龙潭边建筑公司商品房的外墙上,贴上了几张打印稿,一篇标题为《强烈要求/终止垄断潭水合同/自力更生造福民众》,一篇标题为《丧失权利/提高水价——小青山插上美国旗/城关人吃了高价水/公仆高升》,另一篇则是大标题为《民歌二首,说长道短》的两首诗:

这个汉氏公司,是哪里的搞不清楚,但有两点却是清楚的:一、它是搞废水处理的;二、它是大有来头的。说它大有来头,原因是织金这个水工程,就是由省指派到地区,地区又指派到县而成的。在织金回龙潭断水前,有一个县的百姓,就与汉氏公司拉起了攻坚战。白天水务公司安水管,晚上百姓就挖水管;水务公司改为白天安水管,百姓就改为晚上断水管。不得已,那里的政府拿出几千万,汉氏公司不得不走了。但是,在织金与其他几个县,汉氏公司还是成功了。织金的水价,由原来的1.40元上调成2.50元。

回龙潭断水后,织金网络上谈论这事也很热闹。我写了篇《汉氏公司的八条罪状》放在“织金论坛”上,汉氏人员与织金网民便展开了对战,很短时间内,便上涨了三四百帖。

我写汉氏的八条罪状,是有依据的,认真起来远远不只八条。几个月前,有个网民就在网上发布了织金自来水公司与汉氏公司签订的合同书,其中我还记得这么一些条款:一、汉氏公司只负责净化水,其他一切投资由当地解决;二、每年必须消费多少吨水,逐年上升,达不上这个用水量,由政府补给;三,提高水价,由汉氏公司决定。仅仅这几条,就已经比中英《南京条约》还要霸王。

不投资钱,或者说只投资很少的钱,就可以坐着赚大钱,能做上这种生意的,来头肯定不小。网上有人说,虽然织金水价高,但在全国不是排位最高的。这个人不清楚,那些高于织金水价的,大多真是由污水净化过来的,而织金的回龙潭水,是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甚至比街上卖的矿泉水还要好。

看完墙上的文稿,正好碰着了自来水公司的人,有人问:

“汉氏公司的人呢?”

答:“他们除了每个月来收取一次钱外,其他时间不来!”

对于回龙潭断水的推测,一种看法是由同辉花园起高楼断了回龙潭地下水道引起的,因为从地形及实际情况上看,织金池塘和井泉,源头来自于南方;另一种则认为,因为汉氏公司作恶,断水是个报应。在织金网络上,把汉氏公司戏称为“旱死”公司。

水源专家调查的结果没有向民众宣布,但是央视第10频道的《科技之光》栏目,在10月21日23:25分,用《古潭消失之谜》的标题对织金回龙潭水消失作了科学分析——道被堵了。民众一片哗然:潭水不见了,肯定是水道被堵了,一个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怎么会“科学之光”呢?

织金人被忽悠了!

邓崇俊老人写回龙潭文章的时候,还是20世纪80年代,他在文中论道:

“总之,‘响水龙潭’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宝潭。假如没有这个潭泉,我敢说织金城起码要失去一半的美,而且人民生活也不会有如此之方便。换句话说,要是没有这股水源,早年平远州城也许就不会建在这里了。现据科学化验测定,此潭水所含各种矿物质成分比例非常符合理想标准……”

织金老城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