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老店
1947年11月的一天,织金参议会的会长李名山来到南城门外的王孝廉家。这王孝廉只是一个普通的卖布商人,大名鼎鼎的李会长怎么会来找他呢?
王老板亲自给李会长倒了一杯好茶。李会长也不啰嗦,开门见山道:“白泥乡长李伟权已经被大队长许新杀了,你舅子刘起贵和焦逵还关着没处理,只听你一句话,是要放或是要杀?”
王老板虽然知道舅子与李名山对着干的事,但结果却是没有想到的。
李名山继续道;“要放,你就写张保证,以后不要惹一事。要是惹了事,连你的命我也保不了,你知道那许新,杀人绝不打顿。要是不保,杀了刘起贵也别怪我,我算是对得起你的了。”
王老板心里明白李议长的来意。虽然平时很少关心政事,但清楚这李会长可不是好惹的人。近几年来,李名山的权势越来越大,以前织金那些大户人家,包括牛场的丁家,都得让他几分。而自己这个舅子,脾气粗暴,与焦逵一样,把双枪玩得出神入化,要放他出来,不找许新才怪。
王老板不敢保证,李会长也很高兴地走了。
自从李名山搬来省保安大队长许新之后,这位许新便以追剿“匪首”王佐才为名,大开杀戒,从白泥杀到三塘,又从三塘杀到城里及周边区镇,只要是他不顺眼的,就会死在他的刀下。作为不大不小的人物刘启贵,许新要杀他,应当连眼都不眨一下,何以要派李名山来找布商王老板呢?可见这王老板也不简单。
原来,这王老板并不是织金人,而是出生于安顺城中的大户人家,与王若飞家临近。王孝廉虽然是个书生,满肚皮的文化,命学、地理皆会,却不愿意从政,只想做个商人。
当时织金的交通虽然很差,却是有名的富裕县,王孝廉便选择到织金发展。
王孝廉很快就发现,织金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就是中正街,恰逢张绍山被杀后,家道中落,张家便把部分房产及地皮,卖给了王孝廉开布匹店。
王老板采购的布匹,来自安顺。并先在安顺染色后,再运到织金销售。
王老板除了在铺面经营布匹,逢到区镇赶场,王孝廉就会找来马帮,把布匹驮运到各乡场上设摊贩卖。八步乡场,是王孝廉每场必去的地方。当时八步街有个恶霸,势力很大,养有十几名家丁,拥有五六支枪。那个时代,有两三支枪的人家,就算有势力了。逢赶场天,家丁就会上街收取保安费,王老板每次都得送上一匹布才能了事。一次王老板多说了几句,布匹就被全抢走了。
王老板只得又去安顺进货。父亲对他说,此事不能声张。王老板也是个不爱惹事的人,拉了布匹就悄悄往织金赶。没想到还没出安顺城就遇到了六弟。六弟说:“哥,你生意真好,才进了货现在又来进货了!”
王老板还没说话,自己的伙计却说了:“好个屁,全都被人抢了!”
王老板示意员工不要说,员工说,货都被抢了,偏要说!
王老板的六弟叫王廷榜,平时大家都称他为六爷,时任安顺驻防团长。听到不爱惹事的哥哥被抢,心里就火了,立即就要跟哥哥到织金。
六爷的火脾气王老板是知道的,赶紧劝弟弟不要去。
“好,我不去,你们回去吧!”六爷说。
王老板一看弟弟阴沉着的脸,知道他肯定要来织金收拾那些人,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同意弟弟一起到织金。
六爷叫上了自己的警卫连,全都带上一长一短的两支枪,身着便装大衣便出发了。
来到熊家场。李名山知道王团长到来,赶紧招待。这李名山长期到安顺谷正伦家送礼,自然知道王团长的厉害。王老板与王团长的关系,李名山就是这一次才了解的。
李名山说:“你们不用出面,我去解决这个人就行了!”
王团长说:“得听我哥哥的!”
八步赶场这天,王老板同样拉着布匹来摆摊了。
恶霸带着家丁来了:“把布匹全拉走!”
话音刚落,就被一个人一掌打倒在地。出手的正是警卫连长。十几个家丁见主人挨打,全涌了上来。
警卫连掀开大衣,全都亮出了美式武器,十几个家丁全吓呆了,跪地求饶。
王团长用枪顶在恶霸的头上,正要开枪的时候,王老板抱住了弟弟。最终王团长没有下手,条件是:从此不得在八步街上收费,更不准抢人。
从此八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