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庙
1930年8月,南门城外小市上的江西庙被烧毁之后,江西庙搬到了上水关王家大院的旁边。
江西庙地势宽阔,与王家大院一样,坐北朝南。它东抵顺城街谢家大院和王寿域家后花园;北抵胡捷西家大粮仓和丁公祠堂;西抵黄春岩家果园和胡家湾。
与王家大院朝门并排的江西庙山门,看起来自然要比王家朝门雄伟得多,因为山门背后,连接着两层的戏楼。戏楼一层,全都是粗壮的立柱,并没有板壁,这样的柱子,有人称之为“厦柱”。每根厦柱下,都有一头石狮子,石狮高有一米以上,威风凛凛,所以一进入山门,一股强大的气势,就扑面而来。
过了戏楼,登上几级石阶,就到了前院,前院是观戏的地方,面积不算太大。接着就是前殿,在前殿里,同样可以观戏。
前殿后面,是一个很宽敞的石院坝,院坝左右两边有很多古树,其中一株是老银杏树,比起其他树来,树干更为粗大。
最后才到正殿,正殿比起前殿来,不仅更宽敞,也更高。房角之处,挂有一口铜钟,铜钟口,直径不下一米。正殿里面的菩萨,每一尊都在两米以上,站在面前,人就变小。
除了寺庙与院坝,还有水池与花园,其余的地方,更多的是土,土里有的地方是果树,有的则种上庄稼。向西面的小路过去,有一个小门,从那里就可以经过胡家湾,走到沿河路。
江西庙又称江西会馆,是江西籍的人修建的。从明末在织金建立军屯起,到民国时期,来织金的汉人,大多是江西籍,所以江西庙的香火,经久不衰。不过因为以前建在南门城外,不是遇到战争,就是遭遇大火,所以也颇受磨难。
从南门搬到这里后,江西会馆的馆长,就是谢建其。谢建其是个菊花迷,在家里栽的菊花,什么品种都有。织金来了个新县长,这位新县长也是个菊花迷,听说谢建其的菊花好,很想去欣赏一下。不过这县长挺讲究清朝遗留下来的规矩,县长不能随便入民宅。即使县长想去,百姓也多不愿意。因为县长一到哪一家,别家就会议论,是不是这家人出了什么大事,连县太爷都惊动了。
怎样才能让新县长观赏到菊花呢?谢建其想了个办法,就是把菊花搬到江西庙里去。为了观赏方便,每一盆菊花,都挂上一块小竹牌,上写花名或种类。此消息一走,平常只有东门一带的人常来坐坐的江西庙,竟然牵动了全城的人,每天都有人络绎而来。
这事之后,引起了爱菊者的感悟:不如每一年都在江西庙举行一次菊花展!
那个年代,织金城里的人家,几乎家家栽花,不管是有钱人家,或是无钱人家。门前院后,栽花种树,不会缺少地方。每到花展时,整个江西庙,从戏楼楼脚到大殿,摆的全是菊花,映得江西庙一片灿烂。
不过江西庙注定了要经受磨难的。
1947年末,江西庙驻扎进来一支军队,领头的人,正是令织金人谈虎色变、不寒而栗的“许大屠夫”。
“许大屠夫”真名叫许新,是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团的一纵队大队长。1947年省保安一团团长余启佑、一纵队队长许新以追剿“匪首”王佐才为名,带兵进驻织金白泥,一夜之间,屠杀了几十人,就连白泥乡乡长李伟权、凤西(鸡场)乡乡长杨明及三塘乡乡长李炯,也被其杀。
许新杀乡长们的方法也绝:办几桌酒席,请乡长们吃饭,大家一阵谈笑风生、酒足饭饱之后,便被抓走杀了。
随后余、许二人进驻织金,掌控织金生杀大权。
余、许二人都极其贪财,而且心狠手辣,见有钱者,便会诬以土匪、通匪等罪名,酷刑审讯,屈打成招。许新更为怪异,他抓来的人,要是被他大骂,或许会有条生路,要是笑脸相迎,那这个人就死定了。
一夜之间,很多人就逃往安顺、贵阳等地,不敢回到织金。
本来这余、许二人是李名山从省保安团请来帮自己的,二人却敲诈起李名山来,抓了李名山的人,逼着他用钱来交换,这也让李名山哭笑不得,想后悔已经晚了。
许新驻扎在江西庙里,江西会馆也就跟着惨了,整支部队吃的用的,全都由江西会馆免费供给。这么多人,能供得了多久?但为了活命,拖钱拉账,都得做。
其实住进来的,还不只许新的部队,还有他每天抓进来的人。
许新觉得在江西庙里整治“犯人”不过瘾,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干脆把犯人带到江西庙背后的朝阳街上,进行灌辣子水、石灰水表演。大盆的辣子水或是石灰水灌入“犯人”的口中,然后喷射出来,人就全身通红,像是变成了大辣椒一样。
一天,许新走到大街上,见一位卖汤圆的人正与一位顾客吵架。
商人说,顾客吃了他的两个汤圆;而顾客则说,他只吃了一个。
许新立即立案: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许新虽然来织金时间不长,但已经名声大震。虽然众人都怕他,但也想见个水落石出,看他唱(怎么)办?
许新说,这好办,剖开顾客的肚子来看,如果是两个汤圆,他就活该;如果只是一个汤圆,就是商人冤枉顾客,商人得死。
众人一听,大惊。但也惊不出什么,认为许队长在开玩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许队长却没笑,叫了几个手下的官兵过来,把顾客的肚子就剖开了。这番众人已经不是笑,而是全都吓呆了。
商人更大惊,一身冷汗直冒。
“明明只是一个汤圆嘛,哪来的两个?”许新对商人道。
商人脸色惨白。
众人心想,吃进肚子里的汤圆,已经咬碎了,怎么能分出是几个呢?
许新怒道:“你陷害他人,也得死!”随即把商人也杀了。
一件鸡毛大的小事,杀了两个人,织金震动。
1948年,织金民众联名控告许新,屠杀无辜,演成无数惨剧,要求依法治罪。许新被赶了回去,有没有被惩治,却不知下文了。
50年代后,江西庙变成了粮食局。为了运输粮食方便,拆除了丁公祠的东面侧房和胡锦山的部分房子,打通了江西庙到朝阳街的道路。同时,还拆除了大堂府(也称大同府)人家的石墙与大院石板,运来修建粮食局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