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1] (其一)
溪云压帽兼愁重,峰雪吹衣著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4] 。
相思不用勤书扎,别后吾言在订顽 [5] 。
译诗
解说
王阳明在龙场和贵阳的讲学中深深赢得学生们的敬仰和爱戴,他们之间建立了又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厚重情谊。在他离开贵州时,几位学生一直从贵阳送到龙里,在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才分手。这两首诗具体反映了当时送行的情景。
这一首是说,崎岖的小路在群山中蜿蜒,贤契们跋涉相送让人生愧。溪流边的低云压着头顶使带着离愁的人心里倍加沉重,山峦间的飞雪吹落满身更是行色凄迷。在龙里那最后相对的夜晚,他们还在烛光下长话依依,并祝愿弟子们来年应试高中。诗中最后说以后相互思念不可能也用不着常写书信,遇到困惑之处对照以往自己所说的话就可以端正认识的。
宋代大学者张载曾在书院的一堵窗户两侧题字勉励他的学生,左面题的是“砭愚”,右边题的是“订顽”,都是希望他们好学深思从而开启自己的心智。王阳明这里以老师的身份借用这个话也是同样的用意。王阳明平时对他们的谆谆教诲,很多都是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举一反三,就可以拨开迷雾,进而求得真知。
[1] 门人:门生,学生。 龙里:今龙里县。
[2] 蹊(xī)路:小路。
[3] 诸贤:这里是作者对自己视为朋友的学生们的敬称。 闲关:又作“间关”,这里是辗转路途的意思。
[4] 桂枝:蟾宫折桂的意思。蟾宫折桂,旧指科举应试得中。 秋殿:这里指参加秋试。 跻攀:攀登。
[5] 订顽:订正愚顽。订正,矫正、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