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与胡少参小集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810字

与胡少参小集 [1]

细雨初晴蠛蜢飞 [2] ,小亭花竹晚凉微 [3]

后期客到停杯久 [4] ,远道春来得信稀 [5]

翰墨多凭消旅况 [6] ,道心无赖入禅机 [7]

何时喜遂风泉赏 [8] ,甘作山中一白衣 [9]

译诗

解说

这首诗句中明言时间是在春天,王阳明在龙场只有两个春天,第一个春天他还在困厄之中,不可能与胡少参雅集,所以我们说是在次年。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傍晚,他们坐在小亭里,想来就是何陋轩旁的君子亭了。这时有轻微的晚凉,非常舒适。

他说,为了留酒招待胡少参,自己便很有些日子没动酒杯了。这里地处偏远,春来很少得到外面的信息。现在胡少参来了,其乐可知。他们交好而又是同乡,(见《次韵胡少参见过》解说),诗酒酬唱,王阳明借以消减其寄身贬地的苦涩。在推心置腹地畅谈之中,他表示对身历的坎坷和形色的世态获得一种超越的认识,用不着强行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感到这样的小集实在太舒心、太难得了!看来胡少参与他相交的时间长了,对他研讨的学问也有所认识吧,因为他那“道心”似乎还应包括其在“龙场悟道”中的心得。那是他少不了要对这位多有过从的好友,而且还是文字之交的好友,娓娓论述他的心得的。

诗的最后是说,只要能得山水之乐,便甘作山中的一个隐者、一介平民。总之他一直是期盼着挣脱束缚他的牢笼。


[1] 胡少参:见前注。

[2] 蠛蜢(mièmēng):多作蠛蠓,或称蠓虫,群飞的细小的小飞虫。

[3] 小亭:应是何陋轩旁的君子亭。

[4] 后期:推延了约期。  停杯久:久未举杯。

[5] 远道:指贵阳到龙场。

[6] 翰墨多凭:多凭翰墨;翰墨,诗文。  消旅况:消除旅居异乡的愁苦。

[7] 道心:洞悉事理之心。  无赖入禅机:无须依赖禅机。禅机,禅理似的妙悟。

[8] 风泉赏:赏风泉;风泉,风光山水。

[9] 白衣:古代平民衣服白色,故白衣即指平民。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