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滨洞 [1]
送远憩岨谷 [2] ,濯缨俯清流 [3] 。沿溪涉危石,曲洞藏深幽 [4] 。
花静馥常閟 [5] ,溜暗光亦浮 [6] 。平生泉石好 [7] ,所遇成淹留 [8] 。
好鸟忽双下,儵鱼亦群游 [9] 。坐久尘虑息 [10] ,澹然与道谋 [11] 。
译诗
解说
“平生泉石好”,王阳明一生喜爱山水,他的诗作中写到的类似的句子还多,单以这点就可以作为考察他人生趣味的一项专题。其中有他生性的喜好,也有他无奈中的寄托。当然,寄情山水也要有其性格倾向的基础,这首诗正表现了他那种“所遇成淹留”的一贯爱好。诗中充盈着流连忘返的迷恋,其实在一般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而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不仅沉浸其中还将其升华到了哲理的高度。
[1] 这里所送应是他的学生,王阳明同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
[2] 岨(jū)谷:险峻的深谷。
[3] 濯缨:见《溪水》注〔三〕。
[4] 曲洞:偏僻的山洞。
[5] 馥常閟(bì):花香一向深藏。
[6] 溜暗:幽暗的小山溪。
[7] 泉石好:对山水的爱好。
[8] 淹留:久久停留。
[9] 儵(shū)鱼:快速游动的鱼儿。儵,通“倏”。
[10] 尘虑:同“尘想”,指世俗的念头。陶渊明《归田园居(二)》:“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11] 与道谋:同自己所探讨的“道”互相印证。道,这里指一种哲理和学说。不同的学者、学派赋予“道”的含义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