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美之见寄次韵 [1]
译诗
解说
在铜仁做知府的刘美之,得知好朋友王阳明被贬到这一方贵州宣慰司的龙场,写信寄诗表示对他的关怀和忧虑,因而他回信时依韵和了这首诗作答。
诗中表示此时他的身心已没有多大痛苦,以往双方以建功立业互勉的志向,自己已经让位给泛舟东海的梦想了,也就是说所想的只有归隐。而对方的信中也是透露了这一心迹的,那又是他们的另一番吻合了。这种两相知心的倾诉,自然是在互相温暖着彼此凄苦的内心。
诗人在谪居中确实也有不少寄情山水的快乐,“犹有沙鸥日见亲”,而那是在困顿中的自我调整,表现了高度的达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期望:熬到头后归隐,另寻活法来弥补仕途上所遭受的创伤。
[1] 刘美之:明人杭准有《送刘美之太守赴铜仁》诗,查,杭准是弘治进士,而王阳明也是弘治进士,也就是说他们是同时期的人,且铜仁离王阳明所在的龙场不远,可见这两处所涉及的游宦的官员“刘美之”,必是一人。“太守”是明清对知府的美称,故刘美之应是铜仁知府。见寄:寄给。见,助动词,表示对方给予自己的行为。
[2] 休疑:这里是不要猜测的意思,疑猜。 迁客:遭贬谪的官员。迹全贫:所有一切都是困顿的。迹,行迹,生存状况。
[3] 见亲:相亲。见,同“见寄”的见。
[4] 勋业:功业。 已辞:已经让给。 沧海梦:入海求仙的梦想。
[5] 烟花:春花,如烟的繁花。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多负:太辜负。 故园春:家乡的春色。
[6] 百年:这里指一生。 无补:指不能再有别的作为对此生有所补益。
[7] 万里:指离乡万里的贬地。 宁期:哪里想到。 尚得身:还得以保全身躯。
[8] 伤鬓雪:这里是说因挂念自己而伤害对方的身心,使其鬓发增添雪色。
[9] 拂衣尘:指归隐。这个意思通常作“拂衣”,如谢灵运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