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三)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794字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三)

我闻莞尔笑 [1] ,周虑愧尔言 [2] 。上古处巢窟 [3] ,抔饮皆污樽 [4]

冱极阳内伏 [5] ,石穴多冬暄 [6] 。豹隐文始泽 [7] ,龙蜇身乃存 [8]

岂无数尺榱 [9] ,轻裘吾不温 [10] 。邈矣箪瓢子 [11] ,此心期与论 [12]

译诗

解说

这第三首是从上一首两个小仆人担心的话引发的,他除了讲到住山洞古已有之和冬暖夏凉的道理外,更强调那种蛰伏内养的生存之道,这是他在当前的逆境中尤其必要的精神准备。不过,这后面说的那两个少年就不甚了然,所以他又想到要同古时候的隐者对话了。


[1] 莞(wán)尔:微笑。

[2] 周虑:周到的思虑。  愧尔言:愧对你们的话。谦逊地说没有你们考虑的那么远。

[3] 处巢窟:住在树上或山洞里。

[4] 抔(póu)饮:用手捧着喝酒。《礼记·礼运》:有“污樽而抔饮”的话,就是说用手在污樽里捧酒来喝。  污樽,见前注。

[5] 冱(hù)极:极度寒冷。冱,通“沍”,冻结。  阳内伏:阳气内藏。

[6] 冬暄:冬暖。

[7] “豹隐”句:《列女传》说玄豹藏身远害,养护自己毛皮的花纹和光泽;文,花纹。比喻贤者隐居自重。

[8] 龙蛰(zhì):龙的蛰伏。蛰伏,动物藏身不动不食。

[9] 数尺榱(cuī):几尺长的椽(chuán)子。榱,椽子,房顶檩条上架瓦的木条。

[10] 轻裘:轻暖的皮袍子。  吾不温:我也不认为可以永远温暖了。

[11] 邈矣:太久远了。  箪(dān)瓢子:古时生活极其清苦的隐者。箪,简陋的食器。瓢,简陋的饮器。箪瓢,通常指生活简朴。

[12] 此心:我的心。  期与论:希望与他们交流这些思想观念。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