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山石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778字

山石

山石犹有理 [1] ,山木犹有枝。人生非木石 [2] ,别久宁无思 [3]

愁来步前庭 [4] ,仰视行云驰。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5]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高梁始归燕 [6] ,题鴃已先悲 [7]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若斯 [8] !已矣复何事 [9] ?商山行采芝 [10]

译诗

解说

诗中写的并不是山石,只是截取开头两字作题目,它其实是一首抒发思乡的感伤诗。

开头的山石、山木是比兴,引出思乡。当乡愁泛起的时候,他在房前不安地走来走去,仰望流云思绪万千,流云也有停下的时候,可自己却没有归期。看着那燕子,听着那杜鹃,更是让人伤感。前途茫茫,此生已矣,只有盼望着,等待着归隐了!

归隐!归隐!诗人在他的贵州诗中常常这样呼唤着。隐居对于志在作为一个隐者来说是轻松的,对于志在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却是苦涩的。所以这首躁动不安的思乡诗实在是他对岁月虚度的感伤,这样它又不是单一的乡愁可以包容的了。


[1] 犹有理:尚且有纹理、有条理。

[2] 人生:人的生命、躯体。

[3] 宁无思:难道没有思念吗?

[4] 步前庭:在屋前的庭院里走来走去。

[5] 去何之:到哪里去?

[6] 始归燕:燕子才回来。

[7] 题鴃(tí jué):即杜鹃,它的叫声很像古音“不如归去”,因而常易惹起游子的乡愁。

[8] 逝者:这里指逝去的时光。  若斯:像这样。

[9] 已矣:完了。  复何事:还有什么可做的。

[10]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汉初有四位须眉皓白的老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所以“商山”在这里就代指到深山隐居。  行采芝:行,即将。采芝,采灵芝草。灵芝草,古代认为是灵瑞的神物。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