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1]
已逐肩舆度青壁 [4] ,还随孤鹤下苍松。
译诗
解说
这首诗实际上写的也是山途,那白云也就是山途中的白云。
作者在山途中看到白云缭绕在阳光照耀的山峰之间,一路上云也无心人也无心,可是两下处处相逢,十分可亲。诗人乘坐竹轿时而度过青翠的崖壁,时而又随着孤飞的白鹤向下如同飘到深谷里苍松的梢头,无不悠悠荡荡轻松自得。面对那无拘无束的白云,诗人想到自己长期以来因为在禁锢之中心里产生很多顾忌和牵累,同它相比之下愧不自如。因而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够跟着它随从天龙漫游,摆脱这尘世的烦恼。
他在山间走着走着,天色慢慢晚了,孤鹜和残鸦的影子都要完全看不见了,在此情此景之中诗人又不由得想到故乡的青山,进而引起绵绵的心意无限。
诗人的思绪由托身白云,而延入思乡,那泛起的满腔心事,自然仍是一向萦绕胸间的归隐了。
[1] 白云:这是取诗作头两字为题。
[2] 冉冉:缓缓地、轻柔地。 出晴峰:山峰透出白云,映着晴空。
[3] 无心:事出自然,预先并没有什么成心。如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首诗的“无心”,也是讲的“云”无心。处处逢:所逢的也是白云。当然那“无心”的既是白云,同时也包括了路上的行人。
[4] 肩舆:同前一首诗的“板舆”。 青壁:苍青的山崖。
[5] 此身:诗人自指。 愧尔:同你(白云)相比感到惭愧。 长多系:一直身受多方的系累,(意思是不能像白云一样,无牵无挂,任舒任卷)。
[6] 从龙:《易经》:“云从龙,风从虎。”这里的从龙,实际上就是指随从白云。 谩托踪:谩,通“漫”,漫不经意。托踪,这里指跟随“白云”的踪迹。
[7] 断鹜残鸦:零落的野鸭和乌鸦。鹜(wū),鸭。
[8] 故山:家乡。 意重重:牵挂的心意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