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845字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 [1]

岩寺藏春长不夏 [2] ,江花映日艳于桃 [3]

山阴入户川光暮 [4] ,林影浮空暑气高 [5]

树老岂能知岁月 [6] ,溪清真可鉴秋毫 [7]

但逢佳景须行乐 [8] ,莫遣风霜着鬓毛 [9]

译诗

解说

这是王阳明盛夏同徐都宪游南庵的作品,时间应该是他到贵州的第二年,第一年夏天他刚刚摆脱困境,还不可能有这样的人际关系。

那依山傍水的古寺里林木苍翠非常凉爽,像是永远没有夏天一样,江边的花木映着红日比桃花还要鲜艳,尤其可爱。山冈上蓊郁的树阴笼罩着寺内寺外,使那里的风光像提前进入暮色一样,炎热的暑气全被挡在浮空的林影之上,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消暑胜地。再加上那里岁深的老树和清澈的流水,又是那么的可爱,更加让人流连忘返了。

所以诗中最后说,“遇到这美丽的佳境就应该尽情赏乐,不要让岁月的风霜空自染白了我们的鬓发。”意思是用寄情山水寻得身心的慰安,来弥补生平的不幸。

这些诗句是和徐都宪的,实际上是同他的对话。常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看来对方到贵阳也属降贬之列了,只是比王阳明所得的级别高一些而已。他们的心境应该说是一致的。


[1] 徐都宪:或为贵州巡抚徐文华。都宪,都察院(朝廷监察部门)都御史的别称,巡抚又名巡抚都御史。按,都御史是朝廷高官,这里的“都宪”则是尊称省里的巡抚(监察主管)。

[2] 藏春:意指深藏着如春的清凉。

[3] 江花:江边的花树。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 山阴:山体的阴影。  川光:沿着江河的风光。

[5] 浮空:这里意为在半空掩映。

[6] 岂能知岁月:怎能知道它的树龄。

[7] 鉴:镜子。这里用为动词,作“照”讲。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 行乐:投入赏心的乐事。

[9] 风霜:兼有风和霜与岁月的意思。  着鬓毛:摧枯染白了鬓发。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