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待诸友不至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664字

待诸友不至

花间望眼欲崇朝 [1] ,何事诸君迹尚遥 [2]

自处岂宜同俗驾 [3] ,相期不独醉春瓢 [4]

忘形尔我虽多缺 [5] ,义重师生可待招 [6]

自是清游须秉烛 [7] ,莫将风雨负良宵 [8]

译诗

解说

前三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因送客三桥而“与诸友郊园之约”迟到的事,这首诗则写的是与诸友有约而他们过了一个大早上还没有到来的事。

王阳明在贵州的诗作,凡称“诸友”的都是指称他的学生们,本诗中的“义重师生可待诏”可证,也是不例外的。

这一定是在贵阳的相约,如在龙场,在龙冈书院,于一小小村落,何用相约。

地点是在一个环境优美,花木可人的处所。师生们的雅聚,饮酒作乐之际,自然少不了学业方面的话题,所以意义就大不一般。他们相处得亲切而随意,阳明先生是希望他们珍重这种相聚的形式的。寓学业交流于游乐之中,两相益彰。


[1] 崇朝:从天亮到早饭之间的时间段,整个早上。

[2] 迹尚遥:踪迹还遥远,不见踪影。迹,形迹,踪影。

[3] 自处:自我要求、对待自己。  俗驾:指流俗之人。

[4] 醉春瓢:春日醉酒。瓢,指酒盏。

[5] 忘形尔我:朋友间直接“尔”“我”向称,不顾客套,亲密无间。多缺:指经常有人因事缺席。

[6] 义重师生:师生间深厚的情义。  待招:相招,随时招应。

[7] 秉烛:秉烛夜游,言及时行乐。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

[8] 莫将:莫以。  良宵:美好的夜晚。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