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岩残雪已无多。
译诗
解说
诗中前四句写的是初春的美景,后边四句所指没有明确说出来,“山中”是哪里的山中、“洞口”是哪里的洞口、“湖边”是哪里的湖边?集三者与一体的只有他的家乡会稽山、阳明洞和镜湖了,而那里正有他的故旧。诗人在春回大地之际,联想到家乡的景物与亲友,希望脱去客衣回到那里,同湖边的荷花相伴长期安宁地隐居下去。
《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话,这样后世“芰荷”一词就常用以代指隐者的服装了,并喻其生活的高洁,这里也有这种意思。
思乡与归隐,一直是作者谪贬之中心里萦绕的老问题,在这春晴之中又禁不住萌动了。然而他的磨难还久着呢,这首诗就更包含着深重的悲情了。
[1] 游丝:这里指春天空中飘动的蛛丝。 冉冉:轻柔舒缓。
[2] 青壁:青色的山壁,青山。 白鸟:当指白鹭。
[3] 旧侣:旧友。侣,伴。
[4] 烟萝:烟雾缭绕的藤萝。借指深山隐居之处。
[5] 客衣:客居他乡所穿的衣裳。
[6] 芰荷:就是荷(依马茂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