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诸生来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1071字

诸生来 [1]

简滞动罹咎 [2] ,废幽得幸免 [3] 。夷居虽异俗 [4] ,野朴意所眷 [5]

思亲独疚心 [6] ,疾忧庸自遣 [7] ?门生颇群集 [8] ,樽斝亦时展 [9]

讲习性所乐 [10] ,记问复怀腼 [11] 。林行或沿涧 [12] ,洞游还陟巘 [13]

月榭坐鸣琴 [14] ,云窗卧披卷 [15] 。澹泊生道真 [16] ,旷达匪荒宴 [17]

岂必鹿门栖 [18] ,自得乃高践 [19]

译诗

解说

王阳明在谪居中写了若干有关“诸生”的诗,诸生一词也有学生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一看就认为那“龙冈书院”是教书的学校。我们在一些介绍王阳明在龙场办学的图画中看到,先生手执书卷站在前面,对着一屋子学童讲课。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王阳明在龙场或贵阳从来没有当过这样的教书先生。虽然他在贵阳也有过面对很多听众的讲学,那其实是我们今天说的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课。


[1] 诸生来:学生们到来。

[2] 简滞:指不知变通。  动罹咎(lí jiù):动辄遭到罪过。

[3] “废幽”句:幸免一直被牢狱囚禁。

[4] 夷居:在夷地(别的民族地区)居住。  异俗:风俗不同。

[5] 野朴:粗朴。这里指民风质朴。  意所眷:心中所眷恋、爱恋。

[6] 疚心:有愧于心。

[7] 疾忧:极度的忧伤。  庸自遣:何以自我排遣。

[8] 门生:拜自己为师的学生。

[9] 樽斝(jiǎ):酒壶和酒杯。  时展:经常摆出来。

[10] 讲习:研讨学习。

[11] 记问:记问之学。指缺乏心得,并无真知。《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话。  怀覥(tiǎn):内心惭愧的样子。覥,同腆。

[12] “林行”句:在山林中穿行,有时还沿着山涧。

[13] 洞游:游洞。  陟巘(zhì yǎn):攀登山峰。

[14] 月榭(xiè):月下的台榭。榭是水榭,说明何陋轩离溪水不远,而美称其前廊为榭。

[15] 云窗:云雾缭绕的窗口。  披卷:打开书本阅读。

[16] 澹泊:不看重名利。澹,同“淡”。  生道真:获得真知。

[17] 旷达:心胸开阔。匪:通非。  荒宴:耽于安乐而荒废自己。宴,安乐、安逸。

[18] 鹿门栖:指隐居。典出汉末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归。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唐孟浩然也曾在那里隐居。

[19] 高践:远避,同“高蹈”。意思也是隐居。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