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卫书壁 [1]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4] 。
译诗
解说
王阳明的《居夷诗》中《清平卫即事》列在《兴隆卫书壁》之前,兴隆卫在今黄平县城,按其行进路线,应该是先兴隆卫而后清平卫的,编排中弄错了,我们这里把它纠正过来。
“贵竹、夜郎”一联句子的倒装,一是为了律句平仄的需要,将宾语前置,再者也是为了语言的奇峭生新,不流于凡俗。倒装的诗句唐诗中往往有之,如王维诗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又如杜甫《后游》(重游修觉寺)中的“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意思应该是“忆曾游寺处,怜再渡桥时。”顺序的调动更大。
[1] 兴隆卫:今贵州黄平县。 书壁:题诗在墙壁上,这是古时文人常有的习惯。
[2] 高下见(xiàn)楼台:高下,是因地势而形成的高下,不是楼台本身的高低;见,通“现”,“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的“见”;楼台,那是西南普通的民居,不是高档的建筑。
[3] “野戍”句:野戍,野外的营垒;参差暮角,长长短短的傍晚的号角;摧,这个摧字古有哀伤的意思,暮角摧就是暮角哀之意,听起来很凄凉。与陆游诗《沈园》的“城上斜阳画角哀”的“哀”意同。
[4] “贵竹、夜郎”两句:这都是倒装句,意为“路从峰顶入贵竹,人自日边来夜郎。”贵竹,后来写作贵筑。人,作者自指。日边,指帝京。
[5] 莺花:指春花,取莺啼花开之意。 春老:春深。
[6] 雉堞(zhìdié):城上的矮墙;雉堞连云,意为城墙连着云天。 向晚开:展现在夜色中。
[7] 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古人在还没有纸和纸比绢还贵重的时候,写信有的是写在白绢上的,所以就用“尺素”作了书信的代称。屡题还屡掷:屡次写好的书信都丢弃了(因为找不到带信的人,再走了几天时过境迁,只有另写)。
[8] 衡南:衡阳之南。雁飞回:指捎信回去的人,这是由“鸿雁传书”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