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元夕二首(其二)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730字

元夕二首(其二)

去年今日卧燕台 [1] ,铜鼓中宵隐地雷 [2]

月傍苑楼灯彩淡 [3] ,风传阁道马蹄廻 [4]

炎荒万里频回首 [5] ,羌笛三更谩自哀 [6]

尚忆先朝多乐事 [7] ,孝皇曾为两宫开 [8]

译诗

解说

作品主要是回忆往年在京城过元宵节的情景,表现诗人对孝宗时政治清明的眷恋,自然也包含着对当朝国是日非的批判。

作者回忆先朝的很多乐事,特别是开放宫禁,与民同乐,那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细玩诗意,阳明在龙场元夕之夜的无边的悲哀便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而更多的是因国事而牵动的愁思,那便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了。


[1] 去年:这里应是往年的意思。因为写这首诗前一年的元夕,作者适值赴谪途中,时经江西广信,有他的《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一诗可证。再前一年的元夕,他正在廷杖之后的祸患中,对节日也不会有美好的记忆。  卧燕台:卧,居住;燕台,幽州台,台在燕京,故称燕台,用以代指燕京。

[2] 中宵:半夜。  隐地雷:隐隐如动地的雷声。

[3] 苑楼:宫苑的彩楼。  月……灯彩淡:月因灯彩而淡,这里讲的是月淡,而不是灯彩淡。

[4] 风传:这里指到处传送(一个喜人的消息)。  阁道:楼阁之间空中架设的通道,又叫复道。  马蹄廻:车马停止同行。廻,回避。

[5] 炎荒:南方炎热荒凉的边远地区。这里指龙场。  频回首:指不断回望京师。

[6] 羌笛:竹笛。传说竹笛是羌人发明的,故称。古诗中多有月夜闻笛思乡的内容,这里也包含此意。  谩自哀:自己泛起无边的哀愁。谩,无边无际的。

[7] 先朝:指上任皇帝在位之时。上任皇帝是当今的皇帝朱厚照之父明孝宗朱祐樘。

[8] 孝皇:即明孝宗。  两宫开:开放两宫。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