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再用前韵赋鹦鹉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972字

再用前韵赋鹦鹉 [1]

低垂犹忆陇西飞 [2] ,金锁长羁念力微 [3]

祗为能言离土远 [4] ,可怜折翼叹群稀 [5]

春林羞比黄鹂巧,晴渚思忘白鸟机 [6]

千古正平名正赋 [7] ,风尘谁与惜毛衣 [8]

译诗

解说

这首诗推算起来同上一首《鹦鹉和胡韵》相隔半年以上。

诗中涉及祢衡,就得多说几句。这个人正史见于《后汉书》,小说《三国演义》里对之更有生动的描写。他愤世嫉俗,到处乱骂人,最后为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有的人认为他嫉恶如仇,刚强无畏,非常可敬;有的人认为他见人就骂,像个疯子,自己找死。所以他倒成了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京剧里的《击鼓骂曹》就是说的他在宴会上赤身裸体擂鼓大骂曹操的故事,那是作为一腔正义的人物来表现的。这个人物,特别是在近几十年给曹操翻案的人们中,为他说好话的更少了。而在传统观念中,还是肯定的占大多数,即使对他鄙夷一切的狂傲态度有所保留,但由于其出众的文才,对之还是不乏赞誉之词的。

王阳明就是以传统的观念看待他的。

《鹦鹉赋》以珍词丽句叙述它的曲折经历,刻画它姣好的形态和神采,并不胜怜悯地婉转描述它遭际的坎坷和哀怨,而最后表现的则是,它既然到了主人身边,受到主人的怜爱和惠养,因而还是感戴的,对之长怀报答之心。这样,在历代文人心目中鹦鹉的形象就被祢衡的塑造定型了:它遭际坎坷,聪慧、美丽而心地善良。这首诗所写的鹦鹉就是以此为基点加以发挥的。

王阳明在几个月中,两度以鹦鹉为题材写诗给胡少参,这一点像是有个什么类似的背景,可惜我们没有别的材料参照,便不知所指了。前一首似乎是说不能学鹦鹉那无知的诚心,而这一首则是肯定它的善良,寄予相当的同情的。


[1] 前韵:这首诗前面的一首是《与胡少参小集》,前韵就是它的韵脚。

[2] 低垂:指羽翼低垂,不能飞翔了。

[3] “金锁”句:鹦鹉被金属的锁具拘禁,它自思无力挣脱。

[4] 祗:同只。  离土:离开乡土。

[5] 折翼:翅膀损坏了。  群稀:指见不到群类了。

[6] 忘白鸟机:这里指忘却了一切计较和心愿。

[7] 正平:东汉末年的祢衡,字正平。  名正赋:为鹦鹉正名的赋——《鹦鹉赋》。

[8] 风尘:比喻纷乱与灾难中的生活状况。  毛衣:羽毛。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