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942字

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 [1]

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 [2]

绝粮每自嗟尼父 [3] ,愠见时还有仲由 [4]

云里高崖微入暑 [5] ,石间寒溜已含秋 [6]

他年故国怀诸友 [7] ,魂梦还须到水头 [8]

译诗

解说

这首诗写得非常轻松,因而那更像是在第二年的夏天。第一年的夏天,龙冈书院虽已存在,但那时刚刚摆脱极度的困厄,如恶梦初醒,阳明先生的心境似乎还难以达到如此的轻快和爽朗。

第二联是追忆当初他的“绝粮”之厄。“愠见时还有仲由”,既是指他的小仆人在其间的恐惧和惶躁,(参见前诗《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中的诗句:“从者有愠见”。)也包括“龙冈书院”成立之后,诸生到来所遇到的断粮。

当下的痛快,除了他本人获得当政官员的礼遇外,更主要的是学生们的陪伴。他们共同在一起,谈学论道,游乐逍遥,那情景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以致使他感到,今后还乡,做梦也还会不断梦到这里的美景与欢快。


[1] 阳明小洞天:今天修文阳明洞在王阳明居住时的正式名称。见前诗题《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偕集:偕,偕同。偕集,聚会。用唐韵:见前注。

[2] 山中宰相:指隐居。陶弘景,隐居茅山,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称“山中宰相”。

[3] 绝粮:断粮。王阳明在龙场曾有断粮之困。  嗟尼父(fǔ):叹息自己同孔子曾经有过的遭遇一样。孔子周游列国,曾在陈国断粮。孔子字仲尼,故尊称为尼父。父,老人。

[4] 愠见(xiàn):显现出愠色。愠,怨气;见,通“现”。  仲由:孔子的学生子路的字。孔子在陈绝粮,“子路愠见(xiàn)”。  按:“绝粮”“愠见”两句,是王阳明自述曾遭的困厄。“尼父”是自比,“仲由”是比他的从人。他还有诗《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有句:“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可证。

[5] 微入暑:暑热较轻。

[6] 寒溜:清冷的溪流。  已含秋:已有秋意。

[7] 故国:故乡。  怀诸友:怀念诸位友人。诸友,就是这次偕集的诸生。再一次证明王阳明是把那些学生当作朋友看待的。他们的关系就是一种师友关系。

[8] “梦魂”句:意思是永远怀念这次欢乐的集会。到水头,再回到这条溪旁。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