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漫兴五首 [1] (其一)
投荒万里入炎州 [2] ,却喜官卑得自由。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3] 。
译诗
解说
王阳明的谪居生活,境况逐渐好转,有时有学生来问学,有时有友人来过从,连身居贵州宣慰使的水西土司老爷安贵荣都有事向他求教,总之已经不是当初吃住无着,濒临绝境的窘况了。但是谪居还是谪居,还常有免不了的孤寂,时乐时忧,如同池鱼羁鸟总是不能自如。此时他写下了《龙冈漫兴五首》一组律诗,就是反映这种忧乐交织的心境的。
诗中的第三联、第四联最后押韵的地方是相同的一个字,这是简化以后产生的现象。其实原作是两个字,前一个是“遊”,指游玩;后一个是“游”,指与朋友的交游。一首律诗,押韵的地方是绝对不能重字的。这最后一句是说不要只讲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交往。联系上句就是自己想彻底隐居,也不在这里随意地讲学了。当然,想,是希望,并不是就能实现的。
[1] 漫兴:随意的遣兴。
[2] 炎州:泛指极南的州郡,南方炎热,故称炎州。贵州并不太炎热,所以诗中只是取极南之州的意思。
[3] 吏隐:古时贤能之士,居官闲散,如同隐居,便自称吏隐。杜甫《院中晚晴怀西廓茅舍》有句:“浣花溪里花含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4] 卉(huì)服:用草编织的衣服。《书经·禹贡》:“岛夷卉服”,这里指龙场乡民正规麻织品以外的简陋的衣着。《清平卫即事》中的“卉衣”,意同。衣,平声;服,仄声,因诗句中平仄要求不同而换了用字。
[5] 篮舆:竹轿,这里所说应是当地后来俗称的滑竿,用两根大竹竿为主绑成。
[6] 许子:许由,古代著名的隐者。
[7] 谩(màn):随意。 弦诵:弦歌和诵读,代指同学生在一起的活动。止言游:止,同“只”。只说有关的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