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来仙洞
所属图书:《王阳明贵州诗译诠》 出版日期:2017-04-01 文章字数:881字

来仙洞 [1]

古洞春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霏霏 [2]

书悬绝壁留僧偈 [3] ,花发层萝绣佛衣 [4]

壶榼远从童冠集 [5] ,仗藜随处宦情微 [6]

石门遥锁阳明鹤 [7] ,应笑山人久不归 [8]

译诗

解说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贵州的第二年春天到贵阳时去郊外游来仙洞(即今仙人洞)的情况。

诗中前四句是纪实,当时还是春寒料峭,少有游人去那里,登山的小径也十分荒凉,但是上面的环境十分幽奇有趣。王阳明前一年秋天就曾来过,此次又来,可见他对之深深的喜爱。

同前一次一样,这次头一天也是作了充分准备的。因为离城较远,还让仆人带了酒菜,有意作较长的盘桓。他在古洞附近随处走动饱览山色,一种难得的畅快引发了他的出世之想,顿时感到做官的欲望都淡漠了。于是他又立即想到:家乡阳明洞石门里的白鹤正在等待修炼成仙的人乘着升天吧,早年自己曾在那里长住过,现在它恐怕正在暗笑我为什么还不醒悟,这么长时间了还迟迟不归呢!

归隐啊,归隐啊,这个思绪作者遭贬以来一直深藏在心,随处都有诱发的可能,所以他在贵州的诗作中这种流露屡见不鲜。本诗中的“阳明鹤”也只是一种假托之词,并非实有,同时阳明也并不笃信修仙,诗中的话都只是渴望归隐的托言而已。


[1] 来仙洞:见前《游来仙洞早发道中》注。作者前一个秋天曾游。

[2] 草霏霏:行人走过草丛露珠飞溅。

[3] 书悬绝壁:指绝壁上所题的字。  僧偈(jì):佛家的诗、佛经中的唱词,一偈四句。

[4] 层萝:一丛丛的藤萝。  绣佛衣:比喻,像绣的佛衣。

[5] 壶榼(kē):酒壶。榼,盛酒的器具。  童冠:年将及冠(将到戴帽子的年龄)的童子。这里是指年轻仆人。

[6] 杖藜:拄着拐杖。藜,草本植物,茎干后可做拐杖。  宦情微:做官的欲望淡薄了。

[7] 石门:山洞的门。  阳明鹤:家乡阳明洞的鹤。王阳明的家乡会稽山有阳明洞,是道家圣地。鹤是道家心目中的神鸟,有得道成仙可以乘鹤上天的说法。

[8] 山人:多称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是作者自指。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