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掌教 [1]
新诗劳寄我,不愧鸟鸣篇 [8] 。
译诗
解说
徐掌教原来也是京官,推想也是因故到了边远地区的。那地方应当如同刘美之一样,与龙场相距并不太遥,当然也不会近了。
阳明先生因为对方姓徐,从而想到东汉的名臣陈蕃同高士徐稚之间的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这首诗第一联用了这个典故,意在由赞美徐稚而化用到徐掌教身上,也就是对他人品和才能的赞美。不过我们却不要完全套用到作者同徐掌教的关系上。
诗中深情回顾他们以往的亲密相处,感谢对方在这边远地区一旦得知自己的消息,便满怀浓厚的友情,远致问候,并赠送诗篇。这对被贬谪夷地的王阳明来说,是多么地难得。从这首诗可见,双方如此的文字往还,表现了相互之间的关切与慰藉,那在两下就如同相濡以沫了。
[1] 徐掌教:其人不明。掌教,掌管教授;明清对府、县教官及书院主讲的敬称。
[2] 徐稚:字孺子,东汉南昌高士,经学家,是当时名臣陈蕃的好友。
[3] 榻久悬:见《夜宿汪氏园》:“梁间来下徐生榻”注。
[4] 北门:唐代禁军在皇宫北面,故称禁军将领为北门。这里是指兵部,王阳明在朝曾任兵部主事。 倾盖日:倾盖之时。倾盖(盖,这里指车上的伞),朋友初次相见,停下车来亲切交谈,车上的伞都碰到一块了,称为倾盖。这里指当时同徐的共事。
[5] 东鲁:山东。 校(jiào)文时:校文,考评文章。王阳明弘治十七年秋曾主考山东乡试。这里指当时同徐的共事。
[6] 成超忽:成了遥远的过去。超忽,遥远。
[7] 风云句:风云变幻,这里比喻变幻不定的朝政。
[8] 鸟鸣篇:指《诗经·伐木》,诗中有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表现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