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马铃乡的红米饭
所属图书:《贵阳地名故事集》 出版日期:2015-03-01 文章字数:2113字

马铃乡的红米饭

提起红米饭就让人想起孩提时编唱的一首歌:“红米饭,南瓜汤,三顿不吃饿得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贵州的普通人家一般主食都是包谷饭、高粱饭,甚至连番薯、土豆都用来充当主食也是经常的事。偶尔吃上一顿红米饭,算得上是过大年了。所以,红米饭通常都显得十分精贵。时代不同了,现如今吃高粱饭、包谷饭已成为一种时尚,更甭说红米饭了,在五星级饭店的餐桌上,红米饭甚至比东北大米饭、泰国香米饭、日本的月光米饭还抢手。

去年的金秋,承蒙贵州布依族作家弋良俊老先生的邀请,到黔中腹地著名风景区花溪区的马铃乡采风,领略了马铃乡的旖旎风光,品尝了马铃乡的红米饭。

黔地的山可以说囊括了峻、奇、特、秀、美的各大特点。马铃乡的山更加突出黔地群山的特色。马铃乡的山层峦叠嶂,笼罩在云雾中。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云雾散尽,群山涌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感到赏心悦目,登上高处,极目远眺,万山形态迥异。有的似雄狮,有的似猛虎,有的似群羊,有的似凤凰,有的似仙女沐浴,有的似将军跨马出征……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一行登上马鬃岭,弋老先生遥指一座远山,兴奋地说道:“大家看,那就是马铃山。”大家随弋老先生所指方向望去,只见那群山万壑之中兀立着一座青山,山形似铃铛,马铃乡因之而得名。相传马铃山的山麓曾经是贵州通往外界古驿道的一段,传说中远古的时候有一匹天马行至此地,累了渴了,在此稍作歇息,走的时候,忘了将颈项的铃铛带走,永远把它留在了这个青山绿水的地方。

顺着山路往上爬,转过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是一片开阔的梯田,远远望去一股清泉从山间流淌下来,梯田像一把把扇子由大到小,从低到高一层层打开,梯田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点缀其间,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白云深处画丰年!”豁然开朗的山上田园、村庄,令陶潜的桃花源里可耕田的景致也逊色几分。一阵阵稻谷的飘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带路的王乡长自豪地说:“你们不要小看那股水哟,那可是一股极佳的山泉,这田里的红稻谷就是靠它浇灌出来的”。“这水是天马喝过的,人喝了可治百病,延年益寿。”王乡长又补充道。我们一群人走到泉水边,捧一口清泉送进嘴里,真甜啊!走了半天山路,又热又渴,大家喝了不少清泉水,这时弋老先生诙谐地说:“你们喝归喝,走的时候别把铃铛丢了哟。”众人大笑道:“我们都成天马了”。

穿出梯田,走过几道蜿蜒的山路,来到一处平地,这里是马铃乡村民居住得最高的苗族村寨。步入村寨,热情的苗族同胞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饭,大家围着餐桌坐定,已是饥肠辘辘,看见餐桌上的老腊肉、血豆腐、折耳根……个个正要动手,只听得弋老先生说道:“别急!别急!大家别急!还有更好的在后头呢!”突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这时只见一碗碗热腾腾、红润润的红米饭被灵巧的苗族姑娘们端了上来。“啊!真香!”,众人异口同声地赞道。正欲举手投箸,又听得弋老先生说道:“别急!别急!大家别急!还有更好的在后头呢!”又一阵清香扑来,这时只见一群俊朗的苗族小伙端着一碗碗红红的,冒着热气的米汤上来。“啊!真香!”,众人又异口同声地赞道。大家觉得弋老先生虽然年逾古稀,但童真尚存,于是大家同声道:“别急!别急!大家别急!还有更好的在后头呢!”这时周老先生打趣地说道:“弋老,这回可以急了吧?”“可以急了,但得先等一等,”弋老先生回答道。“你们看,还是不能急吧,”周老说道。大家眼睁睁地盯着弋老先生,只见他捋了捋袖子,端了端身子,嘬一口米汤,清清嗓子说道:“大家都看见了吧,这里的俊男个个康健、靓女个个苗条,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原因?”有好奇地问道:“什么原因?弋老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管他什么原因,又不是要娶媳妇、嫁姑娘,弋老你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哟,还要不要大家吃饭啦?”周老等不急地说道。这时弋老先生笑道:“吃饭之前,先喝汤呀,我刚才不是做了示范么,秘诀就在这汤里呀。”“哦!原来如此!”大家恍然大悟,连忙端起一碗红米汤一饮而尽。“啊!真爽!堪比茅台琼浆!”我连连称赞道。席间听寨老介绍,他们世居此地,祖祖辈辈都种植红米,这里的红米就用这山间的清泉灌溉,保持至今不施化肥,只用自家拌制的农家肥,所以米粒饱满,色泽鲜亮,做成的米饭,十丈之外都能闻到清香。封建时代还是进贡皇帝的贡品呢。据王乡长说,这里的红米营养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还有防癌功效,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可谓真山真水处处是,人间佳米在马铃。

下山的路上,弋老先生顺手在路边拽了一把草,神秘地塞进我的背包里,他对我轻声说道:“保准你今晚用得着。”回到住处,走了一天山路,顿时觉得腰酸背痛,两腿发颤,不待洗漱就想休息。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原来是弋老先生打来的电话,问我感觉如何,我告诉他脚腿胀痛,身子骨疲乏得厉害。他在电话的一方大笑,问道:“还记得我白天给你的草吗?”“记得。”我答道。“还不赶快取出来用开水烫了,凉一凉,就着水温泡十分钟脚试试。”末了,他又叮嘱一句道:“别忘了明天一早来我家喝红米粥,保你疲乏全消。”这时,我才明白白天弋老先生的用意。我连忙照弋老先生的办法烫了脚,顿时胀痛全无。“黔山无闲草,蜀地多灵药。”果真名不虚传。明天一早的红米稀饭一定要喝个够。

贵阳地名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