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春梦
翠微阁,在卧龙岗(阁后山冈)下、甲秀楼的南侧,为清代建筑,原有“翠微阁”三字匾额,系清道光八年(1828)云贵总督阮元所书,向为文人墨客游览之地。
一早春的中午,和煦的阳光洒在贵山与富水之间,南明河畔,垂柳初吐鹅黄,婀娜地轻轻拂着碧绿的河水;卧龙岗上,桃花刚刚破蕊,一片柔嫩的桃红色的桃树林,映衬着初春的景色。青青的贵竹,簇拥着红柱朱窗的翠微阁随风摇曳。波涛不停地在阁下来回激荡,澎湃之声宛如诸葛铜鼓从远处传来。甲秀楼下渔舟相逐,粗犷的渔歌,伴随着春风在河上飘荡。东面横陈的栖霞岭(仙人洞所在处),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青翠蒙蒙。不时有牧童的笛声,从河湾处断断续续地传来。翠微阁上,有两位白发老人正临窗对弈。在画栋朱栏的映衬下,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宛若天成。
在画中,有四个年轻书生从武侯祠(今省水电局处)那边走来。一个身穿枣红色的绸夹衫,外套一件藏青色的缎子背心。头戴一顶青缎子小帽,迎面嵌着一块碧玉;足蹬一双白毛边底的青布双梁鞋,谈吐间显得自视甚高。一个身着古铜色缎子长袍,外罩一件青缎子马褂;戴一顶青倭绒小帽,正面钉着一颗蚌珠;穿一双青布圆口鞋,边谈边走神采飞扬。一个敞穿宝蓝色绸夹衫,戴一顶鼻烟色的困丘毡帽,正中嵌着一块琥珀;足下一双万头单梁鞋,显得稳诚持重。一个穿一身元青毛呢长衫,套一件缎子背心;头戴青细绒小帽,嵌一块玛瑙;穿一双倭绒滚青缎子边的尖口鞋,摆谈中目光四射,摇曳不定。
他们的头发大都新剃,一个个辫着粗粗的辫子。发稍都用丝带束紧,吊着适合的穗子。一路谈笑风生,缓步而潇洒地走来。后面跟着一副伙食担子,有几个小书童紧紧跟着。
一阵楼梯声响,四个书生循序登上翠微阁。见有白发二老临窗对弈,便都上前致意并围观一阵后,有的凭窗远眺,有的择席而坐。唯有敞穿宝蓝色绸夹衫的书生观棋不动,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摇头皱眉。
一时,几个书童端上茶壶、茶杯以及炒白瓜子、炒花生、炒葵花和酥胡豆四碟佐茶小吃。四个书生礼貌地邀请二老入席,在二老谢却后,就分别入座。边品茶,边摆谈。窗外春意盎然,室内谈笑风生。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随兴所至,评古论今。
继而酒菜上来,四人更是品酒高谈。只听穿古铜色缎子长袍的书生说:“唐代的房玄龄,是个了不起的宰相。人们认为唐太宗之能取得天下,与房玄龄为人廉洁公正,勤恳辅佐有极大关系。所以人们把他比作:吕望之扶周武,伊尹之佐成汤。”
“王兄所言极是,古往今来,国运之兴盛大多得力于贤明的宰相。而国势之衰弱,也大都与宰相之昏庸无能,抑或与贪婪有关”。穿枣红色缎子夹衫的书生接过来说。
“张兄所言极有道理,但有了贤明的宰相,还得有清廉的督抚。一个贤明清廉的督抚,不单可以造福一方,而且可以巩固一方,以利于巩固国本。历代之所以引起祸乱,大都与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搜括民脂民膏有关。百姓因为无法生活,才造成官逼民反。”穿元青毛呢长衫的书生说。
“刘兄之言颇有见地。一个省有了贤明清廉的督抚,府县就能造福地方,百姓方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有人出高价收买他去造反,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干的。”敞穿宝蓝色夹衫的书生说。
“萧兄说得好,但这些贪官污吏也是读书人,他们也是读圣贤之书出来的,为什么竟会忘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什么不懂得,做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穿古铜色长袍的王生说。
“我看这叫利令智昏嘛!”穿枣红色夹衫的张生说。“对!这叫利令智昏。因为他们只想到自己的眼前利益,只想到要为他们的子女聚一笔钱财,好让他们的子女富贵万万年。”
“其实呀!哪里有什么富贵万万年,能维持一代两代已经很难了。因为这些贪官污吏的子女,大多是昏庸无能之辈。像明代在苏州建造拙政园的王御史,他哪里会想到,他把搜括来的民脂民膏,费尽心机地建造的一座拙政园,会被他儿子一夜之间就全部赌输掉了。所作之价,还不及他造园所费之百分之十呀!这真叫做活该!我还知道,不少贪官污吏之子女,先是吃、喝、玩、乐,后来大多堕落成为男盗女娼。这些贪官污吏要是地下有知,真不知他们会作如何感想?”
“我们从历史上来看,在历代农民起义中,那一次不是愤怒的百姓,先把这些贪官污吏满门抄斩?”
“说到这里,老百姓最愤恨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因为他们造的罪、作的孽,真令人想食其肉,而寝其皮呀!”
“这些贪官污吏真是可恶,如果有一天,我当上宰相。一定要拿所有的贪官污吏,锉骨扬灰,方解心中之恨!”穿枣红夹衫的张生说。
“如果我是刑部尚书,对那些贪婪督抚,决不惜严刑拷问,从严定罪。”着古铜色长袍的王生说。
“喂!喂!今天是出来春游,是不是可以风雅一点?我看南明河,水碧河宽,夹岸垂柳随风摇曳依依可人。令人想起曹子建洛水遇宓妃的风流韵事,如果卧龙岗上的桃花林里,有几个桃花姑娘与你我弹琴赋诗,岂不风流高雅?”穿元青毛呢长衫的刘生说。
“呵!刘兄近日对《洛神赋》之研读,原意不在文采,而是想效法曹植,会宓妃于南明河畔、卧龙岗上?”穿宝蓝色夹衫的萧生说。
“人生得一佳丽伴读,岂不令人销魂?”穿枣红色夹衫的张生说。
“张兄:你就不怕河东狮吼!”
“哈哈!哈哈!”
一阵笑闹后,四个年轻人频频举杯豪饮。……
萧生见大家豪饮,便悄悄离席,到窗前看二老下棋,席上茅台飘香,年轻人酒兴正酣。一时不觉,有的已枕肘入梦,有的则靠椅而进黄粱。断断续续,呓语连连。
萧生准备叫醒他们,但白发二老劝道:“公子何必去惊扰他们,让其在梦中得慰生平岂不好吗?”
萧生注意一听:张生正啰啰唆唆地说:“夫人,你要知道,我是我朝唯一的状元宰相……有人把自己的妹妹和表妹,都送来给我作书房伴读,这有什么不好……我懂!我懂!要防微杜渐嘛……哼!哼!金钱……好!红颜嘛……两个小贱人!这些金银从哪里的……呵!是你哥送来的……倩倩你真乖……好!好!……娇娇真讨人喜欢……是喽!是喽!就听你两个小乖乖一回……什么?黄河缺堤了……什么?敌人寇边……对!对!叫兵部发兵,呵!呵!命工部去办……是!是!我们应当及时行乐……咦!御林军……哎哟!哎哟!……我招,我招……我认罪!我认罪!……”
又听到那边,靠在椅背上沉睡的王生,支支吾吾地说:“我是刑部尚书,我懂得什么叫受贿。但这十根金条,是亲戚送的呀!……是,他是犯了罪的巡抚……那三千两银子,是我干女儿送的……是,干女儿是帮一个××侍郎的忙……唉!我招认,我是受贿了……”
“哎哟!痛死我啦!”
萧生吃惊一看,只见张生一只手摸着颈窝,一只手撑着桌子,呆呆地站着。就赶忙过去扶他坐下。
张生一见是萧生,就双手拉着说:“萧兄!太怕人了,太怕人了。刑场上这一刀,真不好受呀!”但一回头,看见还在沉睡的刘生,就奔过去,一把将刘生抓起来骂道:“姓刘的,你好恨心,将我送上刑场!你那个都察院的左都御使,还是我向皇上举荐的。你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我那天当过左都御使?你真是想当官,想得做了个大大的春梦呵!可是,你还得赔我的梦来。”刘生一把将张生推开说。
“我赔你什么梦?”张生揉揉睡醒的双眼说。
“你为什么不赔?我正在卧龙岗上的桃花林里和桃花姑娘弹琴赋诗。我们两人感情正浓的时候,被你一把惊散,怎么不赔?”
“赔你哪样?你这个左都御使,把我这个刑部尚书整得好惨呀!一点交情都不讲。”王生被吵醒,站起来拉着刘生说。
“我看你两个,都是想当官想得发疯了。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尚书,既要当大官,又要想发大财。哪点有不触犯国法,又不受严刑惩处的好事嘛!”刘生笑着指着张生和王生说。
“几位公子都请坐下来,先吃杯茶清醒清醒,再听听我们两个老头讲几句可好?”白发二老说。
几个书生,边喝茶,边回忆,脸上都慢慢地呈现尴尬之情。“几位公子春游来此,饮酒高谈,评古论今。指陈时弊,痛恨贪赃。这正是读书人伸张正义,斥责歪风的高尚胸怀。我们两个老头,正羡慕你们年轻人的这种正义感和蓬勃朝气呀!”
几个书生听后,面上阴云逐渐散去,平目光泽又重新出现。
“至于梦中的遭遇,虽然令人不快。但也只是一个春梦而矣!公子们也不必芥蒂于心。”西边白发人说。
“作为读书人,读书在于明理。古圣先贤千言万语,归结起来,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懂得爱护百姓、尊重百姓、爱护国家、保卫国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堂堂正正的人。”东边老人说。
“其实刚才公子们,已经谈得很好。很多名将贤相,之所以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荫及子孙。如岳飞,如文天祥,如郑成功的后人,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尊重。就因为他们读书明理,身体力行,一心为国为民。而一些奸臣权相,为什么会遗臭万年?也就因为他们利令智昏,图一时之富贵,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被后人口诛笔伐,不仅自己落下了千古骂名,而且还祸及子孙。如秦桧,如严嵩,如吴三桂、洪承畴的后人,在人前都抬不起头来,均不敢承认是他们的子孙。”西边老人补充说。
“另外,刚才刘公子,梦中在卧龙岗上、桃花林中与桃花姑娘相遇,这真是一场青春好梦,符合古人创造‘梦’字的含义。梦字在古代也用作地名,如,‘云梦’的梦字,就是用作地名。”
“在古代,楚、越等地,把集树林、草丛、丘陵、沼泽于一地的地方称作‘梦’,而最好最美的莫过于云梦。”
“江南一带的‘梦’,有些像我们贵州苗族的‘马郎坡’,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无羁无束的地方。所以古体‘夢’字,由艹、罒、冖、夕,四个字组成。‘艹’(草丛),‘罒’(古写四字,为阴数。按《易经》为中女),‘冖’(读若密,为幕下垂),‘夕’(日西下)。合起来就是夕阳西下,夜幕下垂,草丛中有十五六岁的中女。以《诗经·关睢》一章,以及曹子建洛水遇宓妃,楚襄王巫山会神女的故事相印证,则与梦字的含义相吻合。”东边的老人说。
“古人称女孩十三四岁为少女,十五六岁为中女,十七八岁为大女。年过十八的未婚女子,叫做老姑娘。”西边老人补充说。
“可见刘公子今日之梦,正是青年男子之‘曹子建洛水遇宓妃’之梦也!”
二老话音刚完,窗外已是落霞满天,渔歌矣乃,牧笛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