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之乡——马铃乡
在马铃乡的境内,有一条清澈透明的河叫“马铃河”,马铃河的两边是坐落有致的布依族村寨,马铃河水养育了这一带的布依族村民,他们世代繁衍,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欢乐。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淳朴而又浓郁的布依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布依族的先民们没有料到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进入21世纪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据地质学家考证,两三亿年前,云贵高原被一片汪洋所覆盖,由于地壳的运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隆起,先前的海洋,变成了如今的陆地,海洋生物被埋藏在底下,若干万年后变成了化石,但要在黔中大地寻找海洋化石,还是要费上一番工夫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应贵州省布依族学会副会长弋良俊老先生的邀请,有幸见证了用化石垒砌而成的布依族村寨。
金家寨坐落在马铃河东面,住着五六十户布依族人家,村寨居民大多姓金,相传是夜郎王的后裔。村寨保留了完好且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民居建筑。民居基本都是同一的建筑风格,大多坐北朝南,中间是堂屋,左右两侧是厢房。历史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有等级之别,大户人家多增添了一些精致的雕龙画凤,门头上的木圆神牌比普通人家的要精致得多、气派得多。这里的村寨与全国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相比,最突出的地方是:村寨的寨门,房屋的基座、基墙;乃至猪圈、羊圈、鸡圈、鸭圈等都是用化石垒砌而成的。村寨里的这类化石在马铃乡的土地上大抵都能找到,如果你走在马铃乡的乡间小路上,不经意间被一块石头绊一下,捡起来一看,或许就是一块古生物化石。从金家寨的化石上能清晰地辨认出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的遗迹。在这里世居的布依族村民们,先前并不知道他们居住的这块宝地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如今时代发展了,城里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一到节假日,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往乡村跑,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疲劳的身心,享受享受难得的田园的宁静和欢乐。他们吃着农家饭,喝着农家酒,欢歌笑语度过这一天的美好时光。与此同时,村民们的生活现状得以逐渐改善,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他们不再挑着上百斤自己辛勤劳动的产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集市换钱,他们的产品已有人上门收购。
马铃乡
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浓郁、独具特色的化石之乡——马铃乡,自然吸引来了许许多多远方的客人,客人们不仅能在这里品尝到新鲜的美味佳肴,而且还能拾捡一块不可多得的海洋生物化石带回家去,摆放在客厅的古物架上,闲暇时向他人显摆显摆,甭提有多惬意了。城里人找到了乐趣,乡里人也逐渐富裕起来,思想观念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现在马铃乡的领导干部们逐渐认识到了化石的珍贵性,断然采取措施将化石保护起来,城里人来了只能品尝布依族村民们的美酒佳肴,但却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带走化石了。据王乡长介绍,现在有商家正和他们商谈,想把化石村寨全部买下来,并将化石村寨一个个地进行规划,建设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村,开展以吃、住、行、游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农家乐旅游。
我们随王乡长来到化石村的一个布依族人家,我顺便向主人询问,现在还有城里人来拿你们的化石吗?主人乐呵呵地笑道:“有是有,可是我们不给了,王乡长给我们说了,这些石头都是宝贝,每块都是金鸡,呵护好了,都能下金蛋,保护得越好城里来的人越多,来的人越多我们的收入自然就多,他们可以买走我们自家酿制的米酒,熏制的香肠、腊肉、血豆腐和城里人称为绿色食品的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但却不能拿走我们的一块化石,哪怕买也不行。”这些布依族村民的确聪明起来了,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叫科学发展观?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什么叫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但是,他们的行动都体现了这些思想精神,化石之乡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节,马铃乡的领导干部们还真有两下子,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现在大大改变了。王乡长说:“等到条件好了,我们还想建立一个化石之乡博物馆呢。”
是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都在试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温饱解决了,新农村的居民有了更新的想法,他们不再满足于小农经济的现状,他们开足马力,要与城里人竞争了,化石之乡名扬四海的一天,难道还远么!
临走的时候,我故意对一村民说:“我是研究生物化石的,我可以带走一块化石吗?我可以出高价。”这时村民显得很为难的样子,忽然,他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您不是带着相机吗?您可以多拍几张照片回去嘛,您可以来我们这里搞研究,帮助我们宣传,我们大家都会好酒好肉的招待您,保证不收您一分钱。”这时我才坚信他们的观念的确改变了,化石之乡的保护与开发有了坚实的基础,马铃乡的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