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被遗忘的屯军地名
所属图书:《贵阳地名故事集》 出版日期:2015-03-01 文章字数:6308字

被遗忘的屯军地名

在封建社会,一国为了守住疆土和拥有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需要军队和武装力量来守卫疆土,或去攻城掠地、侵略扩张。军队出动,粮草先行。牂牁设郡后,汉武帝采取“移豪民,田南夷”的措施,屯田移民由此而生。之后,朝廷官府用士兵在驻守之地种粮自给,亦军亦民;或招募乡民种地,保障驻军粮食供给,形成以“一军之田赡一军之用,俾其且耕且战”的军屯制。军屯制在贵州的体现就是建、驻屯堡。屯的含义是驻扎和聚集;堡的本意就是堡垒,即在要冲之地构建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后来发展到在险要处建设用于集体驻扎防守和共同生活的城堡。屯堡的作用在于保家卫国,是驻军戍守和屯田制度的产物。

屯堡始于汉代,盛于明清时期。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屯堡逐渐失去作用,甚至成为阻碍生产、生活的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在贵州随处可见的屯堡渐渐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消失。虽然,屯堡渐行渐远,但遗留下来的屯堡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历史见证,需要重视和保护。因屯堡而生成的地名同样源远流长,记录了特定的时间片段,也应当得到传承和保护。贵阳位于全省中心,建城历史悠久,因屯军生成的地名有许多,例如:酸汤营、罗汉营、南厂、营盘路、大营坡等等。而在贵阳的屯军地名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因军屯而生成的屯堡地名。

贵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位置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曾经为驻军而建有数量众多的屯堡。明朝时期,贵州共有屯堡280余处,贵阳约占半数。如今,人们耳熟能详和保护较好的屯堡要算青岩堡。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2005年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就是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青岩堡。青岩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多元文化,成为宣传的名片和国内外游客了解贵阳的窗口。除此之外,贵阳对于屯堡及其遗存保护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观山湖区朱昌镇有一座建于明朝初期的朱昌堡,据《黔记》记载:“朱昌堡为贵州卫中千户所四百户”。举目四望,位于山顶的朱昌堡占地面积五亩以上,四周低矮、三面环水,视野开阔,进入城堡的路崎岖陡峭,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增强防匪御敌的性能,对屯堡城墙、堡内房屋及炮台重新修整。矗立于堡内的石碑记述了屯堡重修的经过。朱昌城堡用青石块叠砌而成,有呈圆形的垛口、枪眼,堡的东西两面有门,一面是圆形拱门,一面为月城结构的通道,三米有余的内垣高于外垣。由于缺乏保护,昔日坚固的城堡早已荒芜,堡内原有建筑仅存残垣断壁,现在的城垣顶部约宽1.2米,底部约宽3米,墙体高处约5米,低矮处只有1米,令人唏嘘。

不仅是朱昌堡,贵阳需要保护的屯堡遗址还有许多:白云区都拉乡现存的都拉屯堡位于贵阳城北出口驿道,始建于明朝初年,遗址墙垣长121米,高2.8米,依山而建,南北有拱门出入,从山下到屯堡共365级台阶;曾经设在乌当区东风镇的大堡,即现在大堡村所在的猫猫山洞里还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二者的保护都是需要当地政府重视的问题;花溪区党武乡的摆头山,有一座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屯堡遗址,城墙最高处达13米,东西有供居民出入的门洞,营盘内残垣断壁的房屋百余间,还曾建有寺庙;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有一座建在山顶,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城堡,南北有门,现存城墙厚2.3米,最高处达10米;花溪区燕楼乡燕楼坝有建于清代的屯堡,该屯堡依山就势用巨石磊砌而成,因所在山形而得名公牛屯,该屯堡现存146间房屋基础,堡内有刻着“天地生成”、“保卫营”等字样的几块石碑;白云区麦架镇朱官村是明洪武四年(1371)贵州卫中千户所四百户驻地。现存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修筑的“永胜门”和道光十四年(1834)修筑的“德胜门”,两拱门各高3.5米、宽2.4米,进深3米。古街道及城门雕花基础石完好。除了以上遗存,贵阳境内遗存的屯堡还有许多,都是明、清时期朝廷和官府攘外安内、屯兵垦田的历史见证。保护好这些遗留下来的屯堡,无论是传承历史文化,还是打造旅游城市都非常必要,应当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在屯堡集中的贵州,与贵阳相邻的安顺市重视对屯堡实体遗存和屯堡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天龙屯为代表的屯堡文化名扬四海。贵阳从明朝起明确为省会,是全省驻军和设屯堡最多的地方。作为主要的屯堡文化发源地,贵阳拥有众多屯堡遗址和丰富的军屯地名文化。由于重视不够,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工作不到位,导致大量屯堡和与之相关文化的消失。现在,包括贵阳市民在内,基本不知道贵州屯堡主要集中在贵阳的历史。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应当重视屯堡实体遗存和屯堡文化的保护,同时对记录了军屯文化的地名也应该重视和传承。反映贵阳屯军文化的地名主要是屯堡、哨铺,关隘、塘汛。如今,记载了当年屯军历史信息的地名,往往随着地名实体的消失而被人们遗忘。即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屯军地名和有代表性的屯堡地名,也很少有人知道其历史,更不知与军事有关,需要各级政府拿出具体措施,做好保护屯军地名实体和传承地名文化的工作。

明朝在贵阳设贵州卫,《黔记·兵戎志》记载,贵州卫的区域内有五十三个屯堡。这些屯堡分别是:上马桥堡,即现在的惠水县上马桥;谷栗堡,即现在的孟关乡谷栗村;孟官堡,即现在的孟关乡政府驻地;改茅堡,即现在的孟关乡改茅村;八里屯,即现在的南明区二戈寨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富源中路;老鸦关堡,即现在的保利云山国际小区旁边;杨官堡,后演化为阳关,位于观山湖区长岭南路;五里屯,位于云岩区金鸭社区服务中心野鸭街;十五里屯,即现在的云岩区金鸭社区服务中心茶园村;沈官堡,在今白云区麦架镇的新村村;曹官堡,在今白云区艳山红镇的曹官村;程官堡,在今白云区艳山红镇的程官村;朱官堡,在今白云区艳山红镇的朱官村;孙官堡,在今白云区艳山红的孙官村;王官堡,在今修文县龙场镇王官村;马官堡,现在修文县马家桥的马官村;普陀堡,现在的修文县马关村;盛官堡,现在的修文县盛官村;程官堡,现在的修文县龙场镇程官村;周官大地堡,在现在修文县龙场镇大地村;斑竹堡现在白云区沙文镇斑竹村;毛栗堡,今白云区沙文镇吊堡村毛庄铺;郝官堡,现在观山湖区朱昌镇郝官村;李官堡,现在观山湖区朱昌镇李官村;窦官堡,现在观山湖区朱昌镇窦官村;赵官堡,现在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上卖糕铺,现在的金华镇上铺村;下卖糕铺,现在的金华镇下铺村;何官堡,现在的金华镇何官村;彭官堡,现在花溪区麦坪乡彭官村;刘士廉堡,也作刘士连堡,也叫麦坪屯,在现麦坪乡政府驻地;吴朝阳堡,又称胡朝堡,后来改作湖潮,即现在的湖潮乡政府驻地;袁方堡,后来讹为元方,就是现在的湖潮乡元方村;汪官堡,现在的湖潮乡汪官村;卢官堡,现在的湖潮乡卢官村;黄泥堡,又叫大黄泥堡,位于湖潮乡广兴村;喜鹊堡,在湖潮乡羊艾农场;穿心堡,亦作川心堡,现在的平坝县马场镇刘庄穿心堡;尖山堡,也叫尖山屯,即现在小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内的尖山村;花仡佬堡,又叫桥头堡,位于现在花溪区政府驻地;落平堡,又称作大酸汤堡,现在花溪区贵筑办事处洛平居委会;酸汤堡,也叫小酸汤堡,现在的花溪区贵筑办事处营上居委会;陈亮堡,现在花溪区清溪社区服务中心陈亮村;洛湾堡,现在的乌当区东风镇洛湾村;陇落堡,位于乌当区东风镇;李子园堡,后来改作李资园,现在的乌当区水田镇李资村;瓮蓬堡就在现在的水田镇瓮蓬村。此外,还有打鼓堡、猪场堡等不知具体地点,其余屯堡也不知所踪。

在明朝时期设在贵阳的贵州前卫,也拥有众多的屯堡,《贵阳府志·疆里图记》中有所记载,分别为:演武堡,位于现在的省政府大院内;龙井堡,在现在的省军区大院内;龙洞堡,在龙洞堡国际机场旁的龙洞堡老街处;洪边堡位于乌当区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庄,即如今的乌当区政府驻地;桥头堡,位于现在的乌当区东风镇后所村;乌一堡又叫头堡,即现在的东风镇头堡村;小屯堡,现在的乌当区东风镇洛湾村小堡;乌八堡,现在的乌当区东风镇乌当村;张家堡,现在的乌当区水田镇李资村旁边;新堡,又叫新堡子,即现在的新堡乡政府驻地;谷溪堡,现在的新场镇谷溪村;羊场堡,现在的乌当区羊昌镇政府驻地;马堡,即现在的羊昌镇小寨村的马堡;瓮仰堡,即如今的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上卡堡,现在的乌当区下坝乡谷金村的上卡堡;下卡堡,现在的乌当区下坝乡谷金村的下卡堡;金官屯,即现今云岩区金关社区服务中心的金关村;浑水屯,现在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服务中心的龙泉村;朱昌堡,现在的朱昌镇驻地;麻姑堡,也叫麻堡,又称大堡子,现在沙文镇王家堰村大堡子;吊堡,现在的沙文镇吊堡村;黄官堡,现在的沙文镇黄官村;牛矢屯现在的沙文镇金甲村;鸡场堡,现在的白云区政府驻地鸡场;鸡公屯,在现在的艳山红镇青山村;新堡,现在的艳山红镇鸡场附近;扎佐大堡,现在的修文县扎佐;扎佐小堡,现在的修文县扎佐;清水堡,现在修文县扎佐的狗场旁边;万兴堡,位于现在修文县扎佐的狗场附近;丁官堡,在现在修文县扎佐的狗场一带;马乃堡,现在修文县扎佐境内;四溪堡,在现在修文县扎佐镇泗溪村;扯泥堡,现在的修文县久长镇扯泥铺;格篼堡,在现在的修文县六屯乡;石官堡,在现在的清镇市红枫湖镇石官村;帮堡,现在的花溪区金筑镇烂泥沟帮堡;合朋堡,在现在的花溪区石板镇合朋村;青岩堡,现在花溪区青岩镇政府驻地;杨眉堡,现在花溪区青岩镇杨眉村;余庆堡,位于现在的花溪区青岩镇歪脚村;摇陀堡,在现在的花溪区青岩镇摆脱村;秦旗堡,位于现在的南明区小碧乡秦旗村;黄泥堡,在现在的南明区小碧乡黄泥村黄泥堡;傅官堡,位于现在的花溪区孟关乡傅官村。此外,典籍所载的金石堡、摩泥堡、虎场堡、崖堡、鲍观音堡、泥金堡等屯堡,由于时过境迁,已难知晓坐落所在的具体地点。

由于当时贵阳境内到处是屯堡,需要不同名称加以区别。总体上看,因屯堡形成的地名五花八门。梳理划分,军屯地名主要因人而名。用百户长官姓氏命名的有:李官堡、窦官堡、郝官堡、丁官堡、周官堡、王官堡、杨官堡、孟官堡、沈官堡、陈官堡、程官堡、曹官堡、孙官堡、盛官堡、赵官堡、彭官堡、汪官堡等;以百户长官姓名得名的是:陈亮堡、秦旗堡、胡朝堡、刘士连堡、袁方堡、杨眉堡等。此外,屯堡还有许多不同命名的方式:或以原著民的族别来命名,如花仡佬堡等;或以所在地名称呼,如谷栗堡、瓮蓬堡、改茅堡、龙洞堡、洛湾堡等;或用物产来命名,如毛栗堡、清水堡、杨梅堡、斑竹堡、李子园堡等;或以方位命名,如上卖糕堡、下卖糕堡、上卡堡、下卡堡等;或以干支命名,如虎场堡、羊场堡、鸡场堡、马堡、猪场堡等;或以当地代表性动物命名,如喜鹊堡、公牛屯等;以屯堡与贵阳城之间的距离起名,如十五里屯、八里屯、五里屯等;以数字来命名的有六屯、乌一堡、乌八堡等;以所在地理形态命名的有尖山堡、吊堡等;以当地特色饮食命名有酸汤堡、卖糕堡等;或以宗教信仰命名的有普陀堡、麻姑堡、观音堡等;或以规模命名,如大堡、小堡、大酸汤堡、小酸汤堡等;或以理想、追求命名,如余庆堡、万兴堡等。

除了屯堡,与屯军相关的地名还有关隘。这些关隘在众多史籍中均有记载。《黔记·兵戎志》载:“新添关,城东南二里;雅关,杨柳铺左,四川驿道经此;响水关,城西北五里,以兵戎守。”《黔志识略》说:“蔡家关,在治城西北五里,亦谓之响水关。”《贵州图经新志》记:“新添关,在治城东南三里,贵州站在其下;鸦关,在治城北三里,群山环叠,中唯一可守;土地关俗名大土地关,旧时为省城贵阳通中曹司的要道。”《方舆纪要》录:雅关“在府城东北五里雅关山下,关西为杨柳铺,四川驿道所经。”《乾隆通志》载:“凤凰关,旧名大鸦关,清康熙九年改今名”;图云关“在城南五里,旧名油榨关,康熙四十年巡抚王燕重修,改今名,并修关帝祠及纪思、可憩二亭。”《贵阳府志》记载:“图云关,在治城稍南五里,旧名油柞关;凤凰关,在城北十里,旧名大鹏关;打铁关,在府南百纳副司打铁寨,去府六十里,有塘;白沙关,在府西二十八里麦西里刘家庄,西达清镇,东通扎佐;百达关,在浑水屯,去城十七里,高人云表;贵筑县洪边里葫芦山所属有鹿疃关。”《贵阳市志未成稿》曰:“城东五里曰六冲关,贵开公路经其下;城东三里曰汤粑关,为通黄平旧州之路。”总之,在明清时期,贵阳共有十二个出名的关隘,即:新添关、图云关、鸦关、凤凰关、打铁关、白沙关、响水关、百达关、六冲关、汤粑关、土地关、小土地关。

哨铺也是与屯军相关的地名。明朝嘉靖年间编撰的《贵州通志》载:“贵州卫之哨一曰桐木岭;贵州前卫之哨六,曰桐木岭,曰黑土,曰梅子箐,曰界牌,曰四方河,曰毛栗”。根据明朝万历年间郭子章编撰的《黔记·兵戎志》,贵阳境内的哨所共有四十四处,分别隶属贵州卫、贵州前卫、贵州宣慰司、贵阳军民府和新贵县。《黔记·兵戎志》记载了现今贵阳境内贵阳军民府、贵州卫、贵州前卫驻军设哨的情况:“贵阳军民府哨十:四方河哨军兵二十名,民兵十名;干堰塘哨军兵十九名;毛栗哨军兵十九名,民兵九名;花仡佬哨军兵二十名。四哨共百户一员。桐木岭哨军兵二十三名,民兵八名;簸箕哨哨长一名,哨兵二十名。二哨共哨官一员。波罗二哨百户一员,哨长一名,哨兵二十九名;石板哨百户一员,兵二十名;摆找哨军兵二十名;打铁哨哨兵二十名。二哨共百户一员。”“贵州卫额颁铜牌六面,旗军员额五千七百四名,军器原额十万二千四百四十一件;操马原额一百八匹。哨七:关口哨总甲一名,小甲一名,哨兵二十名;龙洞哨哨长二名,哨兵三十三名以上。二哨委把总一员,带铺兵一百名,团聚于龙洞哨,为一大哨防守。梅子哨哨兵二十七名,界牌哨哨兵五十名以上,具团聚于界牌哨,委把总一员督管;牛路哨哨兵四名,北关哨哨兵三名,干沟哨哨兵三十四名,贵州站军三百三十名。屯种纳粮总小旗九十六名,屯军一千一百二十名。”“前卫额颁铜牌一面,旗军原额六千九百零五名,查存二千四百三十九名。军器原额九万四千七百一十三件,查存三万二千七百三十六件,操马原额一百匹,查存四十九匹。哨二十三。头桥哨哨兵一十八名,水关哨哨兵一十九名,长坡哨哨兵一十七名,阿江哨哨兵三十名以上,具团聚于阿江哨,委指挥一员,带标军五十名驻彼督管。凉水井哨军兵二十名,平哨目兵三十名,湾子哨目兵三十二名,野鸡哨目兵三十八名,黑石头哨军兵二十名以上,具团聚于平哨,委把总一员督管。黑山哨募兵二十名;黎元坎哨募兵二十名以上,三哨共千户一员;鹌鹑箐头哨甲兵二十名;黑石头哨募兵二十三名;中哨甲兵二十名以上,三哨共百户一员;二里小哨甲兵十名;石柱山哨募兵九名;沙子坡哨甲兵一十三名;凤凰山哨甲兵三十名;三角塘哨募兵二十一名,以上五哨共百户一员;梅子湾哨百户一员,募兵二十名。屯种纳粮总小旗九十一名,屯军一千一百三十八名。”

塘汛是清代的驻兵地点,也生成了相关的地名。清代贵阳地区共有二十四塘。其中,贵阳府辖十塘;贵筑县辖十四塘。贵阳府的塘分别为:息烽县养龙司的养龙塘;花溪区桐木岭的桐木塘;花溪区青岩镇的青岩塘;花溪区黔陶乡的骑龙塘;花溪区高坡乡的高坡塘;乌当区新堡乡的马尿岩塘;白云区政府驻地的鸡场塘;花溪区黔陶乡的垯铁关塘;花溪区的下板桥塘;龙里县巴江乡的巴香塘。贵筑县所辖的塘分别是:云岩区的阿江铺塘;观山湖区金阳社区服务中心的汤巴哨塘;南明区的龙洞堡塘;南明区的黄泥铺塘;云岩区的老鸦关塘;白云区的斑竹园塘;修文县的扎佐塘;龙里县的大羊场塘;花溪区的大水沟塘;花溪区的花塘;花溪区的杨柳井塘;花溪区的鸡扒坎塘;花溪区的青岩镇塘;花溪区的石板哨塘。

贵阳的屯堡和屯军遗址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相关的屯军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承载屯军历史的屯堡和相关实体及地名,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贵阳地名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