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府署及其掌故
贵阳府署是贵阳知府署的简称,位于市府路北侧,即未搬观山湖之前的贵阳市政府所在地。
这贵阳府署的历史很悠久。1413年贵州建省,隆庆二年即1568年移程番府入贵阳,次年将程番府改名贵阳军民府。第二年即1570年,新建了这个贵阳府署。后来各时期都对它有修缮或扩建。到清中叶,其主要建筑已有甬壁、东西辕门、头门、仪门、大堂、二堂、花厅、敞厅、客厅和书房,成为老贵阳城中一个规模很大的建筑群。辛亥革命之后,全国的府都改为县,贵阳府改为贵阳县,县政府就设在原贵阳府署内。1941年,贵阳市建立,改县政府为市政府,府署未变。解放以后的贵阳市政府也落址于此,及至2001年市政府搬至观山湖区的贵阳市行政中心。
贵阳府署西面的路叫田家巷,南面的路叫府巷口,1941年把田家巷同府巷口合并,统称市府路。由于这条路离贵阳府署很近,有点像北京的皇城根,因而领风气之先:1901年贵州第一个官办邮局就设在田家巷,虽然全局只有一个人,但却让贵阳人第一次看到现代的传递方式;1906年贵阳第一家也是贵州第一家照相馆“镜秋轩”也落址于此,让贵阳人有机会把自己的影子留下来。在贵阳老照片中,就有不少是镜秋轩的作品:清末贵州自治学社(后被孙中山批准为中国同盟会贵州分会)1907年11月在“镜秋轩”照开成立大会,之后常在此集会,筹备武装起义光复贵州,使贵州成为武昌起义后第六个宣布独立的省份,为贵州辛亥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
掌故一 罗文彬为珍妃治印
罗文彬,字质安,号香草园主人,入选凌惕安的《清代贵州名贤像传》。道光二十五年(1845),被誉为神童的罗文彬生于田家巷。同治九年中举,次年考取进士。因罗文彬对篆刻有深研,其篆刻为贵州之冠,时人重金求印,以得一印为荣,因而被朝廷任为礼部铸印司员外郎。期间,奉诏铸皇后及珍、瑾二妃玺。皇后和瑾妃不太有名,其印仅是文物而已,唯有珍妃印享誉神州。珍妃被光绪宠爱,又支持光绪变法,深受慈禧嫉恨,被幽禁于紫禁城的南三所。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慈禧在溃逃西安前,令人推珍妃入乐寿堂井中致死,其事广为流传,其印也因人而有名。此印为铜质镏金,重市制十三斤六两,印台高3.4厘米,每边长11厘米,印文为满、汉朱文,刻“珍妃之印”四字。印钮是动物,其身躯是龟,但头、尾部却是龙,皇妃的印章都是这种钮制。上世纪末,报载珍妃印被盗及其破案过程,珍妃印由此传遍华夏。可惜此印为出生在贵阳市府路的罗文彬所治一事,却鲜有人知。值得一提的是,罗文彬的《香草园日记》,从光绪元年写到光绪八年,对了解老贵阳人事景情极为珍贵。如所记阳明祠刻石的工钱,“晨间已与刻工议妥,每百字银一钱四分。”可见当时刻工费之低。尤其日记中陆续记写所购、借、读的书名,现在很难找到,令人遗憾不已。
掌故二 张百麟入厕脱险
民国初年的张百麟,字石麟。其父为坡脚(今属安龙)厘金总办和开州(今开阳)知州,后全家迁往贵阳田家巷。张百麟1902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速成科学习,回国后考入贵州公立法政学堂。在此读书期间,于1907年在田家巷组建了自治学社,成为该社的实际领导人。自治学社广泛联系社会,以南厂新军和陆军小学为据点光复贵州,为贵州辛亥革命立下首功。之后,任贵州枢密院长,主持贵州政务。但他心慈手软,甚至化敌为友,导致了“二·二”政变,葬送了贵州辛亥革命成果。“二·二”政变那天,宪政党买通巡防军派兵攻入田家巷张百麟宅第。时张百麟猛觉肚痛入厕,听到有兵攻入,响起枪声,知道是冲他而来,即由厕所爬上屋顶,躲过此劫并避难上海。后传张百麟家供有厕神,故能逢凶化吉。黎元洪任总统时,任命他为北京高等警官学校副校长、内务部参事。1917年,孙中山任命他为广州护法军政府司法部长。1919年病逝于上海,享年51岁。1942年民国政府为缅怀他的历史功绩,曾在贵阳河滨公园门口树碑纪念,此碑现存省博物馆。
掌故三 “老不管”轶闻
市府路口有一家老店叫“老不管”,是老贵阳的面点名铺。其包子分盐、碱、肉三种,一角钱一个。据谭宇文先生说,“老不管”头家应亮清有两个老婆,大老婆很胖,听力也不好,成天包包子,小老婆很漂亮,被当年誉为中华南路第一美人。人们去老不管,既为饱口福,也为饱眼福。可惜时间不长,小老婆提出离婚。到了法院,法官问她为什么要离婚,她不说话,再问,她说了:“他那东西只有两寸长。”法官问应老板是否如此,应老板点头。最后,法院只好判他们离婚。如此浪漫之事,在北门黑石头即今喷水池也发生过。那里即今贵阳饭店处有个摊贩,专卖寸金糖、玫瑰糖。糖很一般,但因卖糖的女人长得楚楚动人,人们为了一睹芳容,就争相购买,其糖也被人们誉为“美人糖”。此女姓何,其夫叫龚老二。两小口本来感情很好,但女的经不住坏人挑逗,终被骗卖作妓,黑石头旁的“美人糖”也随之消失。市府路“老不管”和黑石头“美人糖”这两位美人的艳事,在老贵阳传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