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座山梁
收拾好行李,坐上汽车向织金方向出发。三年多过去了,再次去外婆家,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终于可以看到日思夜想、疼我的外婆了。只是不知道还是不是我以前来过的,坐五个小时左弯右拐的车,让我呕吐不止的路。
我家在江苏北部平原地区,从小就没见过山,只有在冬日的早上可以模糊地看见很远的地方有山的影子。听到有朋友爬过山,很是羡慕。那时候我的愿望就是能够爬山,能够距离天近一些,可以在山上狂喊。但外婆家这边的山多得让我看花了眼,那一座座的山梁不知哪里是边,山间盘旋的公路让我感到有些害怕。
记得上次和外婆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因为不通车,步行两个小时才到达。外婆前面走,我在后面跟。从学校带来的新鞋一会儿便被泥水包围,连裤脚也未能幸免,布满泥水的道路让我哭笑不得,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好下脚的地方走。外婆虽然走得比我熟,比我快,但她那佝偻的背,还是让我感到一阵阵的酸楚: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为买点东西还要走上两个小时。
大巴行驶在路上,车速挺快,路是高等级的了。沿途到处是青山绿水,时值春季,梨树、桃树白的、粉红的花灿灿地开着,油菜花也一大片一大片地映着大地,与绿油油的小麦争辉,如同多彩的织金。
不到三个小时,远远地就看到外婆家所在的村子。村里的房子差不多全变成了新的。外婆告诉我,这几年政府的政策越来越惠民了,只要盖房子,国家就会补贴。好动的外婆又邀我同她去镇上,在村头旁大路上坐上了面包车,只用半个小时就到了集市。东西丰富了许多,外婆这也买那也买,不一会就几大包。我说:“你老人家呐,这些东西不要钱是不是?我们俩哪里拿得动?”外婆笑了,说:“傻丫头你还以为是以前要自己背?有车啊。”我也笑了,把这忘了呢。也不怪我啊,谁让以前的事让我印象太深了呢?我还看到镇上原来的那个烂水塘,现在变成了一个生态游园,免费开放呢。还有好多农家乐,辛苦的农民们闲暇时光可以去散散心,喝点小酒。县城的人还专门自己开车或者坐公交车来玩呢。
从报纸或电视上常看到听到贵州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老觉得这不过是个愿望和宣传的需要而已,但看到外婆家乡的变化,才觉得颇名副其实。当村党支部书记的舅舅告诉我,党的十六、十七大以来,他们的工作中心,就是带领大家走小康路,上级也要求村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今年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些。村里这几年利用离贵州著名的旅游点——有“天下第一洞”美称的织金洞比较近,山上生长细竹的优势,编织小巧的竹制品去景点卖,挺受欢迎的。我这才恍然大悟:外婆到镇上买东西,大手大脚,一下子就买那么多,不像三年多前,东西掂来掂去就是下不了手,原来是我舅舅他们有手艺!这不,外婆家屋里屋外,到处都是些可爱的竹制品呢。
以前听到一首歌唱“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觉得是废话。现在看到外婆家的变化,我才懂了:好歌词,是那么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