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涤荡灵魂的梵净山云海
所属图书:《我与贵州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4-12-01 文章字数:1766字

涤荡灵魂的梵净山云海

齐靖远

初次光临梵净山还是二十年多以前,参加完在梵净山脚下召开的航空工业材料研究学术会议之后,代表们漫不经心上了梵净山。我去过大名鼎鼎的峨眉山、庐山、衡山、泰山、嵩山、华山、青城山,心中对声名远扬的梵净山没有特别的敬意,似乎都是小巫见大巫,觉得名山与名山之间不会有本质性的差异。第二天清晨在梵净山的招待所起床以后,招待所竟然完全被白云团团围住,我才见识到了梵净山的不同凡响,才明白为什么古人云“梵净山归来不看岳”。其他名山尽管云海十分壮观,游人却不会深深陷在白云之中。峨眉山、庐山的云海非常壮观,游人往往只能远望欣赏云海。在梵净山,人却是完全深陷在云海中沐浴。梵净山云海堪称全世界云海之最,游人眼中的世界只有唯一的云海,伸手几乎看不见五指,周边没有了人,没有了山,没有了树,没有了天,甚至脚下的山路也消失不见了,整个世界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浓浓白云不仅仅阻断了视线,甚至完全阻断了声响,世外桃源般宁静,人间天堂似的陶然。在这没有了万物与声音的梵净山,一切生命似乎全部消失,满眼所见只有海洋一样无边无际不断翻滚着的白云。

一段时间之后,浓厚的白云开始有些淡薄,周围的树木开始逐渐时隐时现,低头已经可以依稀分辨出脚下的山路。阵阵极轻微的微风袭来,不知道是高大的松树在云中曼舞,还是云在松间飘荡。我如醉如痴,完全不能自拔,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是在高高的天上?还是在大雾中的地面上?时间似乎凝固,记忆瞬间消失,思维已经无影无踪,喜怒哀乐与七情六欲全不见了踪迹。人被白云彻底洗了脑,变得婴儿般清澈单纯。又过了一段时间,天上隐隐约约露出来了太阳。那是太阳吗?怎么全没了平时的骄横,没有了火红火红的炽热,犹如夜间的月亮,不!远远赶不上月亮那么明亮,些许轻淡的白色,犹如白色瓷盘悬挂在天上。远处的山峰缓缓移动,不!那算不上移动,而是在漂动,好像水面上的树叶。雄壮的高山好像没有了根基,轻得羽毛般随风飘荡。擎天柱般高大的天都峰,犹如茫茫大海中漂来漂去的孤帆,又像台风中濒危倾斜的破木船,剪纸一样单薄脆弱,任由云海摧残欺凌。

白云终于漫漫散去,露出满山遍野的红红杜鹃,还有那峭壁上伟岸挺拔的苍松。飞瀑银河挂九天般的壮丽,天空蓝得让人心旷神怡。不知道为什么梵净山的松这么多姿多彩,几乎每一棵雄伟的梵净山松树都犹如傲然挺立又非常苍劲的中国画。这里,云美、树美、山美、花美、水美、天美,淳朴的山民更美!这里没有其他游览胜地苍蝇般围困游客强力推销的商贩,不见奇货可居狂抬物价的饭店与旅馆,一切都那么淳朴自然,返璞归真般的可爱可亲,几乎让每一个游人都忘记自己仍然还在人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梵净山移步换景、鬼斧神工、变化莫侧、气象万千,难怪数不清的历代文人骚客甘为梵净山而折腰。梵净山是纯洁的美,美得让人忘记了一切烦恼,让情操得到了最大的升华。梵净山的白云可以洗涤人们的肌肤与心灵,让人们恢复返璞归真的健康身心。

在空气粉尘严重的北方生活几十年,从未见过梵净山这么清新感人的空气与云海,清洁得让我魂不守舍,人人似乎都忘乎了所以。人们都说灵魂不可能出窍,我却感觉自己的灵魂在梵净山离开了躯体。洁净的空气,置换出了北方沙尘在我肺里几十年的沉淀,彻底净化了我的心肺、灵魂,好像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我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深深吸进梵净山清新的空气,呼出肺中的种种污浊,让自己的内脏与肌肤获得完全的新生。世界上是否有让人长生不老的仙山?我认为当然存在这样的地方,那就是一尘不染的仙境梵净山!

山上仅仅呆了两天时间,却有着似乎几十年之久的刻骨铭心。梵净山之美无法用语言文字真切地描绘,似乎只能是心领神会,有如梦幻之中的仙境。梵净山犹如一幅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长卷,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真善美。中国有句成语:“江山如画”,应该是梵净山最真实的写照。出生在甘肃戈壁滩上,学习生长与工作在西北、东北及北京,孕育了我对湿润清新凉爽无污染空气固执的偏爱。退休以后,我几乎年年都去一次梵净山,在茫茫云海中拼命呼吸一尘不染富氧清新的空气,身体与精神一天比一天健康,多年来我的血压、血脂、血糖始终十分正常,2008年有幸被评为北京市健康之星。

我爱梵净山,高原上的消夏避暑胜地,梵净山可以涤荡人们的肌肤与灵魂。我爱梵净山,梵净山能够再造人们的身心与健康。

我与贵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