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贵旅·黔缘
所属图书:《我与贵州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4-12-01 文章字数:3135字

贵旅·黔缘

徐郢

大年初八我离开首都机场的时候,北京刚刚下了一场据说积攒了107天的雪。飞机降落2300公里外的龙洞堡,那一霎,雪花居然又飘起,看到机舱外熟悉的“爽爽的贵阳欢迎您”广告牌,我忽然意识到,此时,我已进入与贵州有关的第四个年头了。

2011年春,初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当时的想法,也仅仅是当做一次商业往来而已。虽然来接机的经理几次提醒我路途遥远难走,也算是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没料到从龙洞堡出发,车要颠簸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习酒公司。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方圆十里的酒城。酒厂夹水环山,潮湿闷热,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酒的味道。自那天起,因为工作的关系,每个月我至少要来贵州一次。在与习酒合作了两年之后,在2013年的春天,我正式加盟习酒公司,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黔漂”。

在大部分人都选择“北漂”、“沪漂”的时候,我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很多朋友都问过我的问题。因为这个话题一般都是在酒桌上开始的,所以我也就半开玩笑地从“巴菲特理论”到“蓝海战略”依次展开,最后都是以干杯到干“小钢炮”为结束,从没有讨论出真正的明确答案。其实在我心中,答案早已成形,今天借“金黔在线”的平台,向各位老乡吐露一下我对贵州的三大印象,也就是为什么来贵州的原因。

多彩贵州

在很多省外的人依然对贵州充斥着“一栋楼,一棵树,一个酒瓶”、“三无一穷一大”、“老少边穷地区”等等这些上个世纪的误读的时候,我因有幸身入其中,两年时间的耳濡目染,才了解了她无与伦比的美丽。

多民族融合:贵州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在历史的长河中,贵州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瑰丽文化,形成了贵州多民族融合状态下多元文化。

多民俗文化:不用一钉一铆的鼓楼建筑艺术、安顺屯堡服饰文化、布依族生动活泼的山歌和舞蹈,民俗节日、民族特色工艺服装……不一而足,百花齐放。

多艺术沉淀:贵州是迄今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彝族撮泰吉等文化,以及极具贵州特色的蜡染、苗族刺绣、大方漆器等民间特色手工艺,都是熠熠发光的瑰宝。

多地理风貌: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色,绚丽多彩的溶洞景观和奇妙无穷的野生动物,是迷人的“天然公园”。黄果树瀑布、梵净山、喀斯特水上森林等自然景观世界闻名。

多自然资源:贵州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境内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生物种类丰富,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千余种。

多历史人文:史起春秋,现代文明成果灿烂。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贵州交汇了现代的气息与历史的沉淀。

当这些极具特色而又风格各异的民俗、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资源交融在一起,就汇出了一个“神奇”的贵州,你越了解越觉得自己还不够了解。这样又怎么能让人不流连忘返,目不暇接呢。

厚重贵州

2012年,我在为习酒拍摄宣传片的时候,因为片中要用水墨画来表现群山,时间有限来不及实拍,负责后期制作的美工就闭门造车地手绘了一幅,在我们都觉得还不错,拿到习酒公司展示时,张德芹董事长只看一眼就指出此山非贵州山。当我们惊诧时,张董事长抛出一句“你们在这多呆上几天,就明白了”。

“黔贵之山,磅礴数千里,乃西南天然之奇秀。”这是我的本家——徐霞客用以赞美贵州大山风光的诗句。其实,说起“奇秀”,同在西南的桂林的山可能更合适一些;说起“巍峨”,巴蜀的群山也不逊色;唯独“厚”字,才能表达贵州大山的气质。这是我们在那天之后,按照张董事长安排,连续几天在赤水河附近采风后得出的感悟。而贵州,也如贵州的大山一样,具有厚重的情怀,博大的气派。

历史深厚:贵州建省虽然只有600年,但是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即已发现有人类繁衍,再到大名鼎鼎的蚩尤。在现代,贵州更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以上这些为贵州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美酒醇厚!作为一名北京土著,我本是非二锅头不喝的。自从因工作关系,接触习酒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由不适应进化到非酱香酒不喝的地步。以习酒为代表的酱香白酒,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繁复的古法工艺、独特的储存时间,所以人口甘醇、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我常把贵州酱香酒和其他香型白酒的区别比喻为“奶酪与牛奶”,“旧世界葡萄酒与佐餐酒”来强调其酒质的厚重和口感的醇香。而且这种醇香具有很强的置换能力,乍喝起来,没有清香白酒刺激,没有浓香白酒香气扑鼻,但喝过几次之后,就会爱上它独特绵长的味道。贵州的酱香美酒,让汉武帝大赞甘美,让盐商乐不思蜀,为红军庆功疗伤,一杯醉千年。也难怪我回去再喝二锅头,就觉得像酒精兑水一样难以下咽,甚至深深怀疑自己当年为何能喝了那么久。最近,北京朋友中,已经被我发展了不少贵州酱香酒的粉丝,他们都像我一样非贵州酱香酒不饮。无它,因为有了比较,喝惯了醇厚的美酒,再也回不去了而已。

人情敦厚:历史的探寻不必亲历,美酒可以买回家喝。风景总有看够的时候,爱上一座城,却是因为那里的人。习酒镇,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酒厂命名的镇,镇上的居民的生计与习酒休戚相关。相隔几十里的习水县,整个县的财政收入有超过半数需要习酒来贡献。全县大部分居民要么在习酒上班,要么亲戚在习酒工作,要么做着与习酒相关产业的工作。这样一个企业,自诞生之日起,身上就担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所以,他们要立志“要老百姓穿金戴银”,他们会在过年的时候为周边百姓发送瓶装酒,他们会持续拿出不菲的金额资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即使市场环境不好,也丝毫不动摇。你来到酒厂做客,他们的董事长会带头,带领全体高管挨着桌敬酒,哪怕对方只是名不见经传的所谓“小人物”。你住在酒厂,他们会拉着你去吃最新鲜的羊肉、最美味的河鱼,生怕你在异乡会被冷落。他们会因为你是外乡人而操起蹩脚的“贵普”,让你默默感动。他们更会在酒桌上拉着你高喊“一,二,三,干!”让你豪气顿生。

蓝筹贵州

过去,贵州因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在经济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今年来,随着政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主打“酒、烟、茶、药、旅游”五张名片。现在的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机场扩建了,城铁动工了,高铁几年内就会通达四方。在金阳新区,到处都是耸立的高楼,而且都是保利、中铁、北大资源这样的实力开发商潜心打造的精品;一线城市里有的连锁商超,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国际大牌的服饰,在这里可以找到最新款;更不要说这里名扬四方的美食了。

尤其是当我听到陈刚书记要到贵州任职省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时,更增强了我来贵州的信心。要知道陈刚书记之前可是在朝阳区做了多年管理工作,我的家就住在朝阳区,我上班也一直都在朝阳区。这么多年,我深深感到,朝阳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最具活力、最有国际都市范儿的城区。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是考虑到通过陈刚书记,把朝阳区乃至北京市的建设经验,移植到贵阳,这对于整个贵州省的发展都是有深远意义的。从此举中,更可以看到中央对于贵州发展的信心与支持。未来,伴随贵州的发展,我供职的习酒必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而催生出更多机会,我所从事的专业——品牌咨询、整合营销不就更有用武之地了吗。任何选择都会有风险,职场上的人,选择未来的事业发展所在地,何尝不是和在股票交易大厅里一样,但选择了蓝筹,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

贵州的多彩令我着迷,贵州的厚重使我感动,贵州的发展让我向往。未来,一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黔漂”,而我,只是比他们早了半步而已。

我与贵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