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楼上古寨记
所属图书:《我与贵州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4-12-01 文章字数:2570字

楼上古寨记

有个地方,碧崖翠屏,古树蓊郁苍翠,白鹭舞枫林,青石阶梯逶迤如谜。它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于一寨,被誉为“佛顶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庄”。它,就是贵州石阡县楼上村古寨。

石阡有诸多的美景,而楼上古寨,却是我造访最多的一个去处。这里,山水如画,古木参天,白鹭绕树,田园葱郁,村寨古朴,民风淳厚,身临其境总能让人忆古抒怀,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再一次拜访古寨。驱车出城,沿崎岖山路盘桓,满目翠绿,时而似入凌空云端,时而恰若涧谷漫步,山影、溪流络绎错肩而过,令人且惊且喜。

下得车来,遥见古老村寨依偎于重山密林之中,沧桑古朴又生机勃勃。天空中山岚飘逸、雾霭低迷,似是氤氲着一片岁月的风烟,缕缕柴草燃发的炊烟升腾,更蔓延着古寨人家的恬适安宁。整个古寨有一种被时光“锁住”的感觉,仿若眼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古寨村口是一片神奇的古树林,由紫薇、丹桂、红枫、柏树组成。据说,这些古树树龄全在300年以上,令人惊奇。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片树林中的七株高达40米,胸径2米左右的古枫树。参天的七株古枫,粗有合围之抱,一株株盎然在浓荫蔽日的古树群中,如不仔细分辨,倒也不易察觉。楼上人独钟古枫,大概是缘于他们的星象之说。传说是一得道高人云游至此,观了天象和风水后大惊失色,急忙指点周国祯(古寨周氏第四代祖先)按北斗七星的形状,在此种植七株红枫,以祈求天上的北斗七星能引领周姓后人,驱灾避祸永保康宁。自此以后,楼上的周氏家族便再也没有了血光之灾灭门之祸,世代农耕,宁然自得。这枫树是白鹭栖息的天堂,树上垒着众多的鸟窝。说起来也奇怪,虽然这里树林成片,可除了高大的古枫树上有白鹭筑巢栖息外,其余大小树木竟无一被白鹭青睐。每当朝霞和余晖映红天际时,在袅袅的轻岚中,白鹭婉转的叽啾嘤鸣不绝于耳,无数雪白的鹭鸟或是展翅高飞,或是以优美的弧线滑翔归巢,其优雅身姿让人叹为观止。好一派仙鹭影翩跹的世外胜景!

古树是活着的绿色文物,一座寨子庇护着这么多古树,展示了古寨强韧的生命记忆,就怀藏了许多美丽不朽的传说,就拥有了岁月磨砺的深度。棵棵古树,就是佩戴在古寨胸襟上的荣耀勋章,注定绽放传世的荣光,永不枯萎。

古树林边的高坡上建有梓潼宫。那梓潼宫的戏楼,值得一提。那古戏楼保存得一如昨日,这是相当少见的。仰望戏台木柱木枋上那雕镂细腻的为世人传颂的“二十四孝”图案,不禁会猜度和感叹修造之人的良苦用心;望着那宽敞的舞台,又蓦地想起先前那辉煌火暴的场景,台上那文进武出,生唱旦吟,台下那声声喝彩和阵阵鼓掌,恍然间,只觉古老韵律依旧在梁上萦绕,吟唱中传出的隐约柔情,牵得人心动。如今,寨中村民仍在古戏楼上表演古老的戏,外来的客人则带来各自精彩的表演,古戏楼繁华依旧。

寨里,石板巷道折叠错综、幽深神秘。古寨人家,青条石板,苔藓依依,门庭古朴,曲径通幽,宁静舒雅妙不可言。这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所有的院门都是歪的,路是斜的。“歪门斜道”是这里的特色。古寨的建筑所有青瓦盖顶的木屋或吊脚楼,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南向阳之处,或疏或密地撤落在蜿蜒逶迤的半山坡上,沿了坡势起伏,寨上的路径自然会歪曲扭斜。“歪门”,即各家的龙门都不对着正门。据说,这寓意着仡佬族人“财不外露”的观念,这是寨民们含蓄平实,不张扬的性格体现。在寨中,不时能看见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的幽静古宅,在大片的褐色房屋与青色石阶中,这一抹鲜红的点缀使得古寨有了更生动的气息,这气息里满蕴着楼上村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很有意思的是,走在寨里的石板路上,偶有黄狗蜷曲着身子,闲卧着不给路人让道。你注视它,它抬起头也瞧着你,似乎在询问:“你是谁?你从哪里逛过来的?”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这儿邻里和睦、路不拾遗的淳朴古风竟然消磨了狗儿们看家护门的警惕心,只管享受属于它们自己的闲情逸致了。

此情此景,就是真正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吧。

“高山自有清泉水”,寨子依山傍水,草木旺盛,泉水自然丰沛,不少人家门前都经流着山泉水,清泉石上流的景象到处可见。村民们用它们濯菜涤衣,润泽田土。泉水清澈赋含灵气,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楼上人,更增添了古寨的活力和灵性。如若是夏天,游人到此,喝上几口泉水,清热祛暑,生津解渴,惬意万分。

山泉从村中那石龙的口里涌出,龙须下滴滴洇渍,长年累月竟在板石上浸出一个模糊可辨的“寿”字来。说起来,这奇,又不奇。这“寿”字,是不是暗合这么一层涵义呢,都说好水可以养人,寨中人喝的、用的都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当然尽享天赐“寿运”了。

龙井里的山泉水,还滋润出了山寨姑娘的一双双巧手,尤其是纺织刺绣,更是她们的拿手好戏,一根根彩色的丝线,经姑娘们的巧手上下一阵翻飞,就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件件精巧的工艺品,有绣球有荷包有烟袋有头巾有围裙有鞋垫,要啥就有啥,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绣不出的。那日,当一位美丽的少女骄傲地展出她刺绣的龙凤披风时,超凡脱俗的技艺、宛若天成的图案让我们惊叹不止。就算天上的云霞,在那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七彩锦绣面前,恐怕也会逊色三分。

那日,登上了古寨的观景台,举目四野,众山低首,那犹如仙境般的画境,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古寨风貌一览无余:她依偎在廖贤河峡谷的怀抱之中,重重叠叠、灰黑的建筑物参差错落在山中一片深深浅浅的绿色中;山下廖贤河似青龙腾舞,蜿蜒伸展,粼光闪烁,空灵无比;河北岸的梯田,小丘似碟,大丘似盆,锦铺翠叠,尽收眼底。层层梯田,线条如链似带,甚是优美,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宛如律动的旋律;村头古木林,虬枝盘旋,蓊蓊郁郁,绿荫如盖,白鹭栖枝,生机盎然。眼前的一切都野趣天然,和谐亲切,简直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山水画,所谓的“天人合一”、“诗意地栖居”,恐怕也不过就是当前这番境界吧?

游历古寨的日子,无论是登高下望还是在寨中流连,看到都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撞入心怀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浓厚淳朴农耕气息,感受到的都是迷人的仡佬传统文化,何等的自然,何等的纯美?岂能不让人心醉,让人迷恋。

想想看,脱掉繁华的外衣,面对来自久远年代淳朴而自然的古村落,清风拂面,那是种怎样的祥和宁静?来这里,其实不必有多大的理由,也不需要文化的负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掬一捧山泉水,洗把脸,呼吸一下古寨里甜美动人的空气……楼上古寨,值得你我走一遭。

我与贵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