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别让农民怕你
今年5月的一天,笔者到某镇某村采访,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开车来接我,同去的还有电视台记者。当时正是插秧时节,一路上都看到农民在打田栽秧。在一块大田边,开车的镇长把车停了下来,镇长跳下车来就骂:“牛教三遍就行了,你们怎么教都教不转,难道你们比牛还笨?叫你们栽秧要牵绳子,你们就是不听,全都拔了,重新牵绳子栽!”说完与书记一道弯腰把路边的秧苗拔了。田里的几个中年农民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不敢表现出来,只得跟着把已经栽好的秧苗拔了。书记镇长上车前还留下一句话:“我们还要回来,如果回来时看到你们栽秧不牵绳子,对你们不客气。”几个农民只得唯唯诺诺地答应。
在车上,电视台记者对我说:“可惜我机子没有打开,错过一条好新闻。不过,你可以写,书记镇长现场办公,这是难得遇到的好题材。”我没有说话,心里想,这篇文章没法写,如果按自己亲眼所见写出来,标题岂不是要拟成“乡镇推广良种良法困难重重,书记镇长强迫命令下田拔秧”?这样写,书记镇长看到后不气疯么?
有这样一种说法,现在农民不怕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却怕乡镇干部。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某地烤烟外流严重,县委书记、县长带烟草公司等部门的人员在路口拦截外流的烤烟,被上百的烟农围攻,车辆行走不得,最后,还是乡镇干部来才解了围。也许有人会认为,农民怕乡镇干部,说明乡镇干部在农民群众中很有威信,这是好事。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农民怕乡镇干部,与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粗暴不无关系,笔者亲眼见到的书记镇长下田拔秧即为一例。乡镇干部也有他们的苦衷,农民大多是粗人,你轻言细语给他们说,他们不听,对他们粗暴,他们相反很适应。虽然搞强迫命令不妥,但不搞强迫命令,乡镇工作就难以开展。比如良种良法、计划生育等,许多农民一时不理解,但不可能等他们都觉悟后再推行吧。
这涉及到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民的总体素质不高,这是不容否认的,但不能因为他们现在素质低就让他们永远低下去。一个民主精神,一个科学精神,是中国农民最缺乏的。正因为缺乏,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这两种精神。乡镇干部作为与农民联系密切的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培养农民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任务责无旁贷。因此,乡镇干部的一言一行要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工作作风粗暴,是封建专制的表现,无助于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
在农村,有不少乡镇干部,他们与农民心心相连,是农民的贴心人,农民不怕他们,而是信任他们、热爱他们,把他们当成脱贫致富的引路人,他们的工作作风无需粗暴,农民也听他们的话,乡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的乡镇干部才是农民跨世纪的好带头人。
199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