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的“小姐”与阳间的“小姐”
清明扫墓,祭奠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用扫墓的方式来寄托对先辈的缅怀,本是件有意义的事。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不良风俗的沉渣泛起,封建迷信陋俗充斥灵堂墓地,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与我们先辈所崇尚的简朴节俭之风背道而驰,而且也给现实的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安顺街头卖祭品小贩的摊子上,纸糊的轿车、彩电、冰箱、手机、BP机等现代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似乎阎王老爷那里也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最让人吃惊的是,祭品中居然还有纸做的红红绿绿的“三陪小姐”。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小姐”一词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旧时社会官僚、地主和资产阶级家庭里仆人称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其二是对未出嫁的女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笔者认为,词典里应加上一条,“小姐”现也指出卖色相的女人。
纸糊的轿车、彩电、冰箱、手机、BP机等祭品毕竟还反映了祭扫人的一种愿望,其愚可叹。可是,给过世先人买“小姐”当祭品,却让人实在无法理解,假如老爷子在世时就喜欢找“小姐”,做晚辈的倘若当时无法制止,那也应寄希望于他死后能改邪归正,又岂能拿“小姐”去祭奠,怂恿先人重蹈覆辙,又染恶习,遗臭阴间?反之,倘使老爷子生前高风亮节,不沾“荤腥”,对找“小姐”之类丑事深恶痛绝,从不涉足那些藏污纳垢之地。而后人竟不念老人一世之英名,违背老人生前的处世原则,买来“小姐”孝敬,更是公然亵渎先人,糟蹋前辈。如果老人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拍案而起,勃然大怒,痛斥这些不孝子孙。如果仔细想一想,“小姐”当祭品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祭品的变化实际上无非是世风变化的反映,纸糊的轿车、彩电、冰箱、手机、BP机等祭品反映了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死去的亲人也希望其在阴间也能提高生活水平,于是就用这些纸糊的轿车等当祭品。“小姐”也成祭品,却只能说明色情业泛滥,“小姐”大行其道。要制止住阴间“小姐”的大行其市,不能只禁止小贩们贩卖“小姐”,关键还是要先管一管阳间“小姐”泛滥成灾。
200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