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守护心灵的荣辱底线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760字

守护心灵的荣辱底线

细心的安顺市民一定发现了市区街道上的新变化,城区几百辆出租车大部分旧貌换新颜了。鲜艳的绿色车身,使它们成为安顺大街小巷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然而,安顺出租车的“城市名片”效应远不在于此,更重要的体现是的哥的姐们拾金不昧的道德品质与优质到位的服务态度。

4月28日的《安顺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万元现金交失主》的消息,说的是安顺的出租车驾驶员刘坤,4月25日下午载客人到龙宫,返回安顺时发现车内有一公文包,包里有现金16700元及银行储蓄卡、金穗卡、名片等物品,刘坤师傅急失主之所急,立即按名片上的电话找到了失主。当失主取回自己的物品后,为表示感谢,拿出1000元人民币给刘坤时,却被他谢绝了。刘坤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必客气。”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出租车司机刘坤的行为,正是符合“八荣八耻”的一个典型事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刘坤用朴实的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荣辱观,他为安顺的出租车司机争了光,也为我们安顺市民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只要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守护好自己心灵里的“荣辱”底线,构建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形成社会的浩然正气,并非想像的那么难。

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来引导。当前,有人抱怨社会道德滑坡,拾金不昧“只归记忆”。毋庸置疑,在有些人眼里,“利”比“义”重,当“利”与“义”博弈时,往往表现为趋“利”而忘“义”。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正品德。刘坤的朴实之举所折射出的人格力量,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荣辱”底线。

2006年4月29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