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于良心和舆论的谴责
日常生活中,一些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受到人们的称颂和钦佩,但当他们惨遭毒手、身负重伤,被送入医院时,却会碰到冷冰冰的面孔和极不负责任的对待,今年5月20日发生在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的3名医务人员拖延救治见义勇为军人郭斌的事件即为一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明知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林州市人民医院值班医生赵献明却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其理由是没有先交费。护送受伤的英雄前来医院的“1l0”干警递随身佩戴的上岗证作为暂时缓交医疗费的押证时,也遭到收费员李俊梅的拒绝。有权作出缓交费先治疗决定的值班主任赵明德明明巡视到现场,却对能否先治疗后交费没有明确表态。特别令人气愤的是,伤者的亲属找来钱到交费处交费时,收费员李俊梅正在和同事打扑克,让“等一会儿”,打完一圈扑克后才开窗收费。林州市人民医院的这3名医务人员的“冷面孔”冷了英雄的心。人们不禁要问:林州市人民医院的这3名医务人员的良心在哪里去了?
“人不能昧良心”、“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良心被狗吃了”……“良心”在中国人的字眼里是个很有分量的词儿。所谓良心就是起码的道德感、正义感,也就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面对生命垂危的见义勇为勇士,林州市人民医院的3名医务人员居然无动于衷,他们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良心的责备和舆论的谴责。但是,仅仅是良心和舆论的谴责就行了吗?
医务人员的楷模当属白求恩大夫,其最可宝贵的品格,就是“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的热忱”,而白求恩大夫的这种精神在有些医生身上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冷漠症”和“职业麻木病”。有的医务人员的良心“被狗吃了”,他们拿患者的性命、健康当儿戏,工作极端不负责任,对人民极端地冷漠,这种没有良心的人不配当“白衣天使”,林州市人民医院的这3名医务人员被分别给予开除公职、撤销职务处分是深得人心的。《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对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医疗事故作了处罚规定,对那种患“职业冷漠症”的医务人员,除了受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外,还有“丢饭碗”、甚至坐牢的可能!
1998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