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低保决不养懒汉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574字

低保决不养懒汉

大凡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年老,或者身体有残疾,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是惰性严重,懒惰,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以致穷途潦倒。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的对象应该主要是上述第一类人口,对第二类贫困人口,应该使他们认识到:低保决不养懒汉,自食其力是上策。

惰性是人身上潜在的一种恶习,每个人都有惰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每个人都将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与惰性较量、与惰性抗争,战胜惰性完善自我的问题。

人之惰性的滋长,一般导因于较好的环境条件。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说的正是富者的子孙们因为有财富的基础,便依赖之而不思上进,不求发展,一个个变得懒惰起来,逐渐丧失求生的本领,亦没有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上辈留下的财富被他们坐吃山空后,他们就成了贫困者。古人讲“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环境条件不佳、家境贫寒者,也不乏懒惰之辈。他们之所以成为懒惰者,多属于父母早期教育、引导或者示范不当,或者是一些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者。家境本身就很贫寒者,如果自己还特别懒惰,那不是死路一条吗?

低保决不养懒汉,自食其力才是上策。在抓好低保工作的同时,要对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居民进行自食其力的教育,并帮助贫困者分析贫困的原因,对症下药,让有条件的贫困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这才是根本对策。

2002年8月31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