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克隆一个“希特勒”又如何?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991字

克隆一个“希特勒”又如何?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存在的力量,但有时候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去年全球头号热点新闻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消息在世界上的反响就是一个例证。

去年2月23日,英国爱丁堡斯林研究所的专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搅动人类的爆炸性消息:他们利用基因转移技术,以无性繁殖复制出的首只克隆羊“多莉”诞生已有7个月。

克隆羊繁殖成功,令世界为之哗然,“震惊”“恐慌”等字眼频频见诸各国报端。2月2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迅速作出反应,认为克隆羊提出了严重的伦理问题,他立即下令调查,要求美国国家生物伦理学咨询委员会研究克隆技术在法律和伦理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据说,克林顿担心美国此类研究失控,造成很多人自我“复制”,生产出“同基因的奴隶大军”。3月11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反对进行人体克隆试验,因为这种试验“违背医学要保护人类尊严和从遗传角度保证人类安全的原则”。可以说,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消息在世界上造成的影响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新生事物一开始往往受到人们的强烈反对,就像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反对一样,克隆技术现在也不为人们理解和支持,因为它打破了千年定律。人们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精于与卵子相结合才能繁殖新的包括人在内的任何哺乳动物。而克隆技术却要改变这一定律,它遭到人们的反对就不难理解了。连美国这样思想解放的国家都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可以看出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有多深。

除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外,克隆技术遭到反对还因为人们担心用这项技术复制恶人。最近,笔者看到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个人正在克隆爱因斯坦,绵羊“多莉”在一旁口吐人言:“问题是,你能够克隆爱因斯坦,别人就能够克隆希特勒!”这幅漫画反映了一部分人对克隆技术的担忧。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有一天科学技术真的能复制出人的话,它也只能复制出同一相貌的人,不可能复制出同一思想品德、同一观念操行的人,因为这需要后天的造就和环境的影响。即使能够复制出同一思想品德、同一观念操行的人他也不可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就像克隆一个一模一样的希特勒不会再引起世界大战一样。因为个人的意志、目的只能融入社会合力之中才会起作用。

克隆技术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伦理道德的问题,如何更新观念,不被根深蒂固的观念所束缚。

1997年3月11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