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忧国忧民生命才有价值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936字

忧国忧民生命才有价值

9月8日的《安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区平坝县马场镇开发廊的个体户杨国林放着好生意不做,飞往长江边抗洪的感人事迹。对杨国林的行为,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他的亲朋好友在内。在出发前,杨国林的亲朋好友都来拖他的后腿,有的说他“憨”,有的说他“发疯了”。但是他认定自己走对了路,谁也无法使他“向后转”。杨国林说:“我是个个体户,这些年的确赚了点钱,但是人活着光顾个人赚钱有什么意思?要为国家、为人民出力,生命才有价值。人太自私了就没有热血,没有良心。我来这里参加抗洪抢险,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出点力、分点忧。虽然累点、苦点、险点,但是我觉得充实、有意义。”

一个个体户,能够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实在让人钦佩。在个人和社会两者之间,杨国林首先想到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出点力,他的行为体现着集体主义的精神。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首先遇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价值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有的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主张个人利益第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

社会是互相联系的有组织的个人集合体,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个人的社会,脱离社会,个人就不能生存;脱离个人,社会就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社会必须坚持以集体为前提、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导向,因为社会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制约着个人的利益和需要,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如果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必然导致私欲的极度膨胀,不惜以损害、破坏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个人的需要。

一段时间以来,“一切向钱看”成为一部分人的行为指南,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盛行,集体主义思想被有的人抛弃了,只知向社会索取,不知向社会奉献,如果任其发展,我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宣传杨国林式的典型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搞极端,不能完全否定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个人的权利、个人的愿望,而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要像杨国林一样认识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出力,生命才有价值。

1998年9月16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