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据报道,安顺市西秀区新场布依族苗族乡“整乡推进”通村油路工程稳步推进。目前,该工程10条支线全部开工,道路沿线拆除房屋500平方米,地基、堡坎120平方米,厕所6个,供水管网1000多米,占田地近千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一户提出补偿要求,整个施工过程实现“零揽工、零阻工、零上访”。
为何该工程能够实现“零揽工、零阻工、零上访”?因为该乡把“民生工程”建成了“民心工程”。项目实施前,乡领导组织各村召开村民会议,大力宣传通村道路硬化的重要性,特别是把占地拆迁没有补偿的思想工作做细、做通,算好发展与吃亏、近期与长远的账,让群众从心里认识到通村油路工程巨大而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了广泛共识,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应当说,以造福于广大群众为宗旨的“民生工程”应该是“民心工程”。但是,“应该”不等于“必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的“民生工程”却成了“劣质工程”、“政绩工程”,成为人民群众的“闹心工程”、“伤心工程”,不少媒体都有这方面的报道。“民生工程”能否成为“民心工程”,人民群众满意与否是关键。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决心、信心,不如老百姓的热心。新场乡“整乡推进”通村油路工程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能够成为“民心工程”,就是因为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施工中得到了村民的积极配合。
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一定要在“民生”上下功夫,让最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改革成果;一定要在“民心”上把准尺度,让最底层、最贫困的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进而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对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关系到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好了,老百姓就会心齐、气顺、劲足,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就提高了。“民生工程”要赢得民心,关键是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要围绕民心抓民生,围绕民生定项目,要让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工程”实施中的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只有这样,“民生工程”才能顺民意、合众愿,才能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2013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