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在,梦就在
近年来,大批职工集中下岗,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安顺棉纺厂为例,去年该厂下岗377人,3年内将再下岗1000人。如此大规模的下岗,是安棉厂建厂以来的第一次。有人对此不理解,他们问:“不下岗是不是同样能够把企业搞上去?”“是不是改革越深化,下岗职工就越多?”
下岗由改革引发,但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是改革把传统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给暴露出来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一个人的饭几个人吃。以煤炭工业为例,我国煤产量与美国差不多,但人员却是美国的7倍。不减人增效,企业就难以求生存图发展。
下岗,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然出现的阵痛。下岗分流确实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符合全体职工的长远利益。现实是明摆着的,不改革,不减人,企业的效益就上不去,企业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企业垮了,企业的全部职工都要下岗。对于下岗职工来说,下岗并不意味着前途的暗淡,生活的绝望。还说不定是再创业的新起点,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是一个机遇。与其大家守着一个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企业看着它死,不如一部分人下岗另谋生路,既救了自己,也救了企业。
置之困境而后生。天无绝人之路,对下岗职工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人下岗,而是思想“下岗”。下岗不丢人,失业也不可怕,真正丢人的是你的懒惰和悲观,真正可怕的是你的消极和绝望。正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1997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