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创建也是生产力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1151字

创建也是生产力

今年2月28日,新当选的安顺市市长周建琨在市“三创”办调研时指出:“创建也是生产力。创建是不断宣传的过程,是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不断参与的过程,是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过程,是不断优化和提升宜人、宜居环境的过程。从事这项工作,有很多艰辛,但也无上光荣。”笔者认为,周市长此论一语中的。

文明创建与生产力,似乎不沾边。但深入思考,你就会发现二者不仅有关联,而且还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文明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虽然不直接等于现实的“生产力”,但对现实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文明创建也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和文明创建并不矛盾,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平时我们强调“四个文明”一起抓、“两条腿走路”、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就是这个道理。在全国所有发展快的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几乎都是同步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明创建工作必须跟上。两条腿不能一长一短,否则,短腿会拖住长腿,长腿也会变成短腿。

文明创建工作意义非同寻常,它可以提升一个地方的形象,增加一个地方的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它可以惠及民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和自然环境的优化,必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标尺,市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市民素质的提高必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安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安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的差距在拉大。2010年1月,安顺市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决定用11年时间,即在2020年把安顺市创建成为人民富裕安康、生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不畏艰难,负重奋进,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创建工作促进了安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1年12月,安顺市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对安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安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今年3月,安顺市又启动了新一轮“三创”工作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提出了2012年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014年获得全省文明城市称号并力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近期总体目标。笔者相信,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的安顺市,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安顺文明创建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

2012年5月30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