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学习周恩来的协调艺术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1211字

学习周恩来的协调艺术

在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风格是很有特色的。毛泽东善于在矛盾中求异,而周恩来善于在矛盾中求同,毛泽东高瞻远瞩,洞察力、魄力、决断力都是超人的,他开拓性的求异思维推动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格局。周恩来思维敏锐,任劳任怨,善于处理各种最复杂的矛盾,他创造性的求同思维对稳定大局起了巨大的作用。领袖们之间的这种互补作用,使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能够强有力地发挥整体效力。

周恩来的一生,是在波澜壮阔的政治风浪中度过的。其间政治风云迭起,险象环生。周恩来充分运用协调艺术,成功地解决了国共两党之间、党内上下左右之间、国际上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一道道政治难题。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等,无不是他运用协调艺术的成功典范。特别是在“文革”时期,在那复杂微妙的政治环境和极度艰难的岁月中,周恩来顾全大局,有时委曲求全,有时逆流而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精神,忍辱负重,砥柱中流,机智巧妙地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进行斗争,尽一切努力保护人民、党的干部和民主人士,力争把“文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政治协调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周恩来的协调艺术,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外交、经济等各方面。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国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并且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强调的综合平衡在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经济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他指出:“我们强调重点建设,并不是说可以孤立地发展重点,而不要全面安排;我们要求全面安排,也不是说可以齐头并进,而不要保证重点建设。”为了科学地阐明经济建设的关系,周恩来生动形象地说:“可以写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在党内外关系的协调方面,周恩来主张要搞统一战线,划个最大的圈子,把亿万人民团结在一起。他指出:“党员团员总是少数,少数人把自己划个小圈子,把自己圈起来,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叫‘画地为牢’。”他认为:“我们同党外人士合作就是在共同的大前提下,接受他们的好意见,丰富我们的主张。只要大的方面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面存在差别是允许的。”

周恩来的成功和盛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他那高超的协调艺术才能。周恩来之所以能赢得不同国家、不同政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阶级和民族,甚至包括少数敌人的尊敬,这与他的协调艺术才能是分不开的。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周恩来审时度势,通盘运筹,依据求同存异、扬同抑异、异中求同、存异待同的思维和原则,成功地解决了国内外、党内外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为后人提供了解决矛盾的重要方法和经验。今年是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我们纪念他,不但要学习他高尚的品德,也要学习他的协调艺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运用协调艺术,解决矛盾,克服矛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998年3月5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