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家和万事兴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973字

家和万事兴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家庭兴旺的基础,过去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中,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妯娌、子辈侄辈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今天的家庭愈来愈简化单一,兄弟结婚成家之后多分居自立,家庭结构多是父母、夫妻、子女三世同堂。因此,家庭的和睦集中在处理对父母、夫妻、子女三者的关系上。

对父母生活的赡养和关怀,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历来有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除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父母尊敬外,整个社会都有敬老的风气,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对社会敬老而言。在提倡敬老养老的同时,老年人也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克服旧的封建家长意识,关心子女的事业和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子女。一句话,只有父慈子孝,才是正常和睦的父子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中国封建时代的夫妻关系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家法关系上。传统的“三从四德”把妇女牢牢地束缚在夫权统治之下,这样的夫妻关系往往是伦理压制感情,失去了爱情是异性之间相互倾慕的本来意义。今天的新型夫妻关系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夫妻关系是感情和理智的有机统一,因为在夫妻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仅需要激情,而且需要理智的调节、控制,使家庭矛盾不走极端,保证家庭的稳定。只有感情和理智的结合,才能使夫妻间的爱情更炽热、更持久、更纯洁。夫妻间只有在感情上相互交融,生活上相互照顾,事业上相互支持,这样的夫妻关系才是完美的。

伴随着夫妻关系而来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中国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话,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今天的家庭教育,特别在独生子女愈来愈多的情况下,对子女溺爱的家庭增多,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受到四老、双亲的百般宠爱,他们生活优裕,性情乖张,成了家庭中十足的“小皇帝”。这种溺爱型家庭,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很不利。还有的家庭望子成龙心太切,不停地给子女增加学习负担,使子女在重压下缓不过气来。还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严厉,动辄拳脚相加,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对子女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都应全盘考虑,在教育方法上应宽严有度,调理得法。

一个家庭必须处理好父母、夫妻、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和睦、美满,这样的家庭才可以使老人安度晚年,使青年人事业有成,使儿童健康成长。

2001年12月1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