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谈谈利己主义与雷锋精神
所属图书:《九州心语》 出版日期:2013-10-01 文章字数:1112字

谈谈利己主义与雷锋精神

在那难忘的60年代,“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万里神州,雷锋精神震撼了中国大地,雷锋精神教育鼓舞了亿万人。但是,曾几何时,雷锋精神却成了被冷嘲热讽的对象,“雷锋”成为傻子的代名词,“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变成“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有人提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雷锋精神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此相联系的是,社会风气越来越坏,人们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冷漠。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雷锋精神?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雷锋精神是否需要重新认识?

为什么雷锋精神会被嘲讽、否定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近些年来一些单位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学雷锋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把雷锋精神简单化、绝对化,从而导致物极必反。

在“文化大革命”中,雷锋精神的宣传走向了极端,导致简单化、绝对化。把雷锋精神说成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批判利己主义,“狠斗私字一闪念”,这种极端的做法必然走向反面,导致社会上产生否定雷锋精神的现象。

雷锋精神是什么?雷锋精神就是对人民群众无限的爱;就是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把群众看成一个整体;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集体主义或共产主义精神。把雷锋精神说成是完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只有利己主义的个人才是现实的人”。()雷锋是人,因此雷锋也不例外。如果某个人真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那他连一天也活不下去,也谈不上更好地利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特殊性,都有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欲望;人也是一个整体,单个的个人都是社会总体的人的一分子。雷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把个人与群体相对立,他把人民群众看成自己,把为人民服务看成为自己服务,雷锋的这种利己主义其实同原始的利己主义已经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利己主义应该叫共产主义。恩格斯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们能够为某件事做些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己的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抛开一些可能的物质上的愿望不管,我们也是从利己主义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想从利己主义成为人,而不仅仅是个人。”()可见,利己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基础,利己主义同共产主义并不是根本对立的。

自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别人来说,我是“自己”;相对于别的家庭来说,我家是“自己”;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我国是自己;其实,全人类都是一个整体——“自己”。人人都像雷锋那样成为共产主义者是不现实的,但这是应该提倡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1998年10月20日

九州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