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尔——“幸福与快乐”的“乌力格尔”人生
一、“幸福与快乐”地学习“乌力格尔”
劳斯尔
1946年12月22日,劳斯尔出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的一个蒙古族家庭。
蒙古族民间文艺十分发达,歌舞之外,曲艺就有“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扎鲁特草原辽阔而富饶,居住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喜爱“乌力格尔”这一民族曲艺形式,代代相传,杰出艺人层出不穷,因而这里也被誉为“乌力格尔之乡”。
生活在扎鲁特的劳斯尔一家,也都喜爱民间文艺。劳斯尔的父亲特木尔珠日河喜欢唱民歌,是一位业余歌手;祖父手上则有一把说唱用的四胡。
劳斯尔家里兄妹7个,他排行老大。“劳斯尔”是藏语,汉语意思是“幸福与欢乐”,后来虽然不乏生活的坎坷,“幸福与快乐”也确实可以概括劳斯尔的一生。
上小学的时候,劳斯尔就表现出了对民族曲艺的强烈热情。11岁那年,村里召开那达慕大会,请来说书艺人助兴,劳斯尔第一次听书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随后开始到处去听书,天天晚上收听电台播出的说书节目,沉浸在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海洋里,如醉如痴。
15岁时,村里又请来了乌力格尔大师琶杰的徒弟、著名“胡尔奇”却吉嘎瓦说唱《东辽传》,他一听就是几个晚上,记住了不少情节和内容。
渐渐地,劳斯尔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而是开始边听边学着说,有时候坐着勒勒车就说起书来。就这样,劳斯尔萌生了拉四胡说书的念头,可当时家里并不宽裕,买把胡琴也是件困难的事情,只好偷着用祖父的那把四胡练习起来。
1963年,上中学的劳斯尔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开始试着拉四胡说唱“好来宝”“乌力格尔”。
1966年7月,霍林河举办那达慕,刚满20岁的劳斯尔作为学校业余文艺队成员参加了盛会。会上,他突出的表现赢得了说书艺人却吉嘎瓦的赞赏,并收他为徒。劳斯尔悉心学习,勤奋练习,得到了却吉嘎瓦的真传,开始说唱《封神演义》《降妖传》等长篇历史演义,从而扬名远近。
初中毕业后,劳斯尔回到了霍日格嘎查。从此,他怀着对家乡人民无限的爱,深入生活,研究“乌力格尔”的表演技巧和相关文献。每逢旗里、苏木召开会议,他都要到会议驻地说唱一段。
那是1976年1月的一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劳斯尔来到呼格图嘎查,想听他说唱“乌力格尔”的牧民们早已聚在一间新房里,围坐在火堆旁。劳斯尔不顾天寒赶路的劳苦,全情投入说唱起来。还没等一段故事说唱完,附近敖德木嘎查的牧民又骑着马找上门来。就这样,劳斯尔又连夜赶到敖德木嘎查。寒风刺骨,劳斯尔脸冻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他毫不畏缩,因为“乌力格尔”不仅是他的艺术追求,更是乡亲们的精神营养。
二、“乌力格尔”:蒙语说书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说书”,俗称“蒙古书”“蒙古(语)说书”“蒙古琴书”。这是一种集蒙古族说唱艺术发展大成的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居区。
相传“乌力格尔”起源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发展,形成于清朝初年,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
劳斯尔与同仁交流“乌力格尔”艺术
明代的蒙古地区,蒙古族英雄史诗进入鼎盛时期。因此,以英雄史诗(镇服蟒古斯的故事)为内容,以“潮尔”(马头琴的前身)为伴奏乐器的说书应运而生,被称为“潮尔沁”派。产生于明代的英雄史诗《江格尔传》和《格斯尔传》,就是通过“潮尔沁”的传唱才留给后世的。
清朝雍正年间,河北、山东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清廷不得已改变此前防止蒙汉人民接触的政策,向卓索图蒙旗提出“借地养民”,于是大批黄河流域的汉民进入关东蒙旗。移民的到来推动蒙汉文化交融,京韵大鼓、评书、莲花落等走入草原,并逐渐与以潮尔为伴奏乐器的“陶力”(专门演唱英雄史诗的艺术形式)融合,衍化而出一种极具草原特色的曲艺形式——“乌力格尔”。
起初,“乌力格尔”只是说唱蒙古族民间故事和英雄史诗,后来出现了职业艺人,逐渐开始说唱自己编创的新故事和改编的古典小说。清末民初,蒙汉文化交往更加密切,汉族古典作品和民间曲目如《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红楼梦》等大量作品被译成蒙文,以书面和口头形式流入。此时,在蒙古东部地区长期说唱“乌力格尔”的“潮尔沁”中产生了主要传播汉族古典文学的“胡尔沁”派的蒙古说书。“潮尔沁”派与“胡尔沁”派在自由发展中,前者逐渐衰弱下去,而后者渐渐繁荣起来。清末以后,“潮尔沁”已近绝迹,“胡尔沁”派却到了鼎盛时期。
“乌力格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无乐器伴奏口头说唱,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另一种是有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其中使用“潮尔”(马头琴)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使用四胡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力格尔”。
劳斯尔和他的徒弟们
“乌力格尔”的演出形式分为三类:一是全用散文体的讲述,与汉族的评书相似;二是以唱为主的韵文体;三是说唱结合,近似汉族的说唱鼓书,这也是最为流行的形式。散文体讲述的说书,乐器主要用来烘托气氛和调节语言节奏,其他两种形式则是用来伴奏唱腔。
“乌力格尔”的表演,通常都是一个人自拉自说自唱。一般在说书前,都有个引子(即“书帽”),为说书人的即兴创造,多是因地因人的恭维、祝贺之词。开篇后,以“说”引出故事,唱的部分则多是抒情、赞美的段落,而人物介绍或情节急转处又要靠说白交代清楚。通常用中音四胡伴奏,其中以唱为主的形式有时也用马头琴伴奏。唱腔曲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其中功能特点比较明确的有“争战调”“择偶调”“讽刺调”“山河调”“赶路调”“上朝调”等。
“乌力格尔”曲目有长篇、中篇和短篇,尤以长篇最为吸引人,讲述内容多是传说故事和史书演义。其中,反映蒙古族历史的书目有《格萨尔》《江格尔》《降服蟒古斯》等,还有大量蒙译汉文书如《唐代五传》《三国演义》等。“乌力格尔”曲目题材来源广泛,除传统古典作品外,有来自民间故事的,如《太阳姑娘》;有出自文人或艺人创作的,如《青史演义》;有源于民间叙事诗、叙事民歌的,如《嘎达梅林》《达那巴拉》;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事件创作的,如《红太阳》《烟酒之害》《整齐的林落》。新中国成立后,还编演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刘胡兰》《黄继光》《草原儿女》《金光大道》《西沙儿女》《创业》等新曲目。
2006年5月,蒙古族“乌力格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
三、全面推动“乌力格尔”的收集、研究、传承
说唱“乌力格尔”的艺人称为“胡尔奇”(也作“胡尔齐”“胡尔沁”)。他们仿佛苍茫草原的“游吟诗人”,身背四弦琴(即四胡)或者潮尔,在大草原上四处游走,一人一琴,自拉自唱。蒙语说书以语言生动形象见长,不仅说唱传统曲目,经验丰富的“胡尔奇”也可以即兴表演,只要给出题目,就能出口成章。
从清代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乌力格尔”艺人群星璀璨,比如在新中国活跃的琶杰、毛依罕以及劳斯尔的老师却吉嘎瓦,都是大师级的著名艺人。而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历练,劳斯尔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胡尔奇”,而且因为他赶上了好时代,做出了较之前辈更为出色的贡献。
1973年,扎鲁特旗里恢复蒙古语说书馆,1976年劳斯尔受聘至说书馆,成了职业说书艺人。在那里,他开始将《智取威虎山》《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难忘故乡》等十多部汉文作品译成“乌力格尔”曲目,并自己说唱,由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哲里木盟(今通辽市)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劳斯尔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等先后录制播放了《保卫延安》《图门乌力吉达》《洪格尔珠兰》等23部“乌力格尔”曲目;《乳赞》《致富赞》等100余首“好来宝”。有17篇作品被选入《蒙古族当代好来宝选》。此外,他还创作了200多篇小说、诗歌、散文,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刊物上发表。
除了自己说书、编曲,劳斯尔还参与了旗里每年举办的“胡尔奇”培训班。几年下来,劳斯尔辅导培训的“胡尔奇”有20多人。1993年,内蒙古艺术学校赤峰分校4次邀请劳斯尔担任蒙古语说书专业艺术课教师,培养了9名中专“胡尔奇”艺人。他的学生张德力格尔、照日格图,现在已经成长为民族曲艺“乌力格尔”的佼佼者。
《劳斯尔及其作品研究》书影
此外,劳斯尔还十分注重“乌力格尔”剧目的收集以及研究。进入新世纪,他前期的辛勤工作终于结出了硕果:利用10年时间,撰写了100万字的《乌力格尔、好来宝完整教程》,填补了蒙古族“乌力格尔”艺术书面教程的空白。此外,他还有《商谈怎么说唱“乌力格尔”》《蒙古族说书艺术起源、发展及特征》《琶杰、毛依罕的艺术风格及创作特点》等23篇曲艺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和区内报纸杂志。
劳斯尔在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上即兴说唱“好来宝”
1998年7月,扎鲁特旗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曲艺艺术之乡”。这一年,世界著名的口承艺术研究者、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弗里来到扎鲁特,听过劳斯尔的现场说唱,被他非凡的口才和语言天赋折服。他表示,回国后,要写论文把劳斯尔的说唱天赋介绍给国外学者,让“乌力格尔”这一蒙古族曲种名扬海外。
多年来,劳斯尔及其作品频频获奖,获得了众多荣誉:“好来宝”《青史演义》荣获内蒙古“鸿嘎鲁”文艺评比三等奖;“好来宝”《乳赞》荣获自治区“乌力格尔好来宝比赛”特别奖;《致富赞》荣获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作品评比三等奖;《和睦的婆媳俩》荣获全区首届“美的韵律”广播大赛三等奖;“乌力格尔”《故乡的珍珠》荣获全国“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特别奖。
2008年,劳斯尔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曲艺类)代表性传承人。此外,他还曾任中国蒙古语“乌力格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曲艺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通辽市文联委员、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蒙语说书艺人学会会长。
晚年的劳斯尔,一直在为“乌力格尔”忙碌着,诸如参与全国“乌力格尔”大赛,筹办毛依罕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办培训班集中选手集训,担任大赛评委,参加百人四胡表演……只要有关“乌力格尔”,就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2010年7月4日,劳斯尔因病在扎鲁特去世,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