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周西成与桐梓系军政集团
所属图书:《黔史纵横》 出版日期:2013-12-01 文章字数:2294字

周西成与桐梓系军政集团

周西成

贵州在民国38个年头中,省长(主席)一职先后更迭的有十几人,而周西成于民国15年(1926年)至民国18年(1929年)主持黔政3年,后与李晓炎部队在黄果树瀑布附近作战受伤渡河遇难。贵阳市今喷水池地方,为他塑立过铜像,老百姓称此地为铜像台。周西成是一个传奇式人物,若干年来,喷水池旁的阶沿下,常有一群群的老年人坐成排讲说周西成故事,直到车辆如流的年代,这些老年人才转到小街窄巷的酒肆茶坊中去了。

桐梓县史志档案局的杨隆昌同志和胡大宇同志编修《桐梓县志》之余,随将二十年中搜集的周西成史料,编为《周西成与桐梓系军政集团史话》一书,送到贵阳,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处王羊勺同志和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桐梓人张祥光等同志看后,均认为该书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如果出版发行,必将受到很多读者欢迎,尤其是许多人想要更多了解这个传奇人物是怎样崛起于西南,他的故事怎么会经久不衰地被人津津乐道。

周西成,名世杰,号继斌,又号天保山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民国元年(1912年),黔督杨荩诚北伐援鄂,周西成即入伍随军至湖南,后入川转战有功,凭借他的聪明与胆略,在军伍中不断擢升,最后终于由会办全省军务而至贵州省主席。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周西成由赤水率领部队向贵阳进发,经过笔者的家乡遵义时,笔者才9岁,见遵义通衢道上用绸缎扎起数十座欢迎牌坊,十分热闹,其盛况以后多年也不曾见过。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蒋介石派李晓炎率部回黔,想借机挤垮周西成,因此而有“黔东之战”。周西成得胜归来,笔者见他在盛大的军乐队和身背新式冲锋枪威风凛凛的卫队的簇拥之下,进入城里,英年得势,何其威武,陪行者中有白髯飘拂的前清举人、日本留学归来的辛亥革命老人牟琳先生。迎接的中学生男生奖3块银元,女生奖丝质旗袍料一段。周西成离开遵义回贵阳那天,沿街人家都悬明镜、摆水碗,这是赞誉周西成清如水、明如镜。这种做法是封建时代老百姓对清官的期望和表彰。

周西成起用一批桐梓、遵义人。桐梓人中武官“群(毛光翔,字群麟)、绍(王家烈,字绍武)、佩(江国璠,字佩屿)、用(犹国材,字用侬)”,这几人是他生前安排好的接班人位次,也是桐梓系军政集团的中坚。文官中有所谓“三阳开泰”者,即任民政厅长的杨干之(元祯),管厘金税卡、筹划经费的杨铨,任副官长的杨献廷。周西成还倡议续修《遵义府志》与各县县志,为庙宇题“大雄宝殿”匾。一时之间,四境安宁,百业兴盛。于是创办大学,开办电灯厂、兵工厂、造币厂、造纸厂、白药厂,开采朱砂、锑、铁等矿,修筑公路。当第一辆汽车驶进遵义城时,“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若不守规则,死了无告处”的告示已遍贴城中,汽车入城半小时前,已是万人空巷,百姓伫立街道两旁,好像是迎接“圣驾”那样肃敬。

周西成主黔得民心有一条是惩治贪污,他委任县长谆谆告诫,不准贪赃枉法。我见到一个厘金局长,因贪污罪被割下耳朵,由警兵押着走遍全省81个州县。这位贪官穿一件白绸衫子,所经州县要当地政府在背上盖印,最后验明才释放回家。各地都用石灰和泥在墙上凸出地塑上“打倒贪官污吏,建设廉政政府”的标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旨哉斯言,周公可法。周西成死后印刷出版的《周公西成荣哀录》收有省内外各阶层人士的1000多副挽联,文情并茂,读后对周公更有一层深的了解。

最近几年,有一个骗案。大连人某某,编造一个谎言,说:周西成将贪污所得合2亿5千万美金存入新加坡花旗银行,而且周有个女秘书叫金绨,至今犹在湖北乡下,可以出来作证。这个某人还请律师打官司,要讨回这笔钱。此案因涉及外事,有关方面到贵州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图书馆转介绍到我家,希望提供遵义、桐梓知情者。我告知,任何人都没有历史档案资料能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要他们去找省财政厅编的《财政志》和省政府编的《政府志(稿)》,那才是权威性的资料。当时,周西成是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贵州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00万元,支付军政费用不足之数,还要依靠严惩贪污和收禁烟罚金弥补,哪里有余款可存外国银行?周西成死后80年竟有人算他的老账,但却也因此证明了这位一省之长实在是一个清白的高官。

周公次子和笔者是中学同学,晚年过从甚密。他好读史书和历代文人诗集,诗词都醇,书法擅长汉隶,为人亦和蔼可亲。笔者曾问老人家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其笑指桌上的笔筒说:“就是这只大笔筒。”其子杨霜,亦能书法、诗词,他没有见过祖父,但他知道祖父是草泽英雄,如果能多活些年,肯定会为贵州做更多的好事。周公曾用贵阳名流文字学家和现代逻辑学家王延直为省政府秘书长。由于周公在贵阳善待知识分子,得到泽及子孙的回报。如王仲肃先生乐于指导周公次子读书,如自己子弟。仲肃先生之后萼华也与周公之孙杨霜成为忘年之交。

贵州的兴义下五屯是刘氏家族发达的基地,刘氏、何氏、王氏三个家族联袂而起,同期统治贵州,是影响全国的军政集团。桐梓周及毛、王军政集团继之兴起后,虽然封建的、地方的色彩浓厚,也曾发生内讧被分散瓦解,但之后却又在抗日战争中有所贡献。周西成生前统率的第二十五军的何知重、吴剑平、柏辉章、蒋在珍、沈久成等几个师,奔赴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功勋卓著。解放大军进军西南时,他们或带有部队,或已解甲归里,均遵照约法八章,起义投向人民。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留下了让后人可写的史实。这些年,桐梓整理了几部有价值的文献,隆昌等同志煞费苦心完成的这部集记事与考证为一体的《周西成与桐梓系军政集团史话》专著,对时代是一个贡献,对历史是一个参考,对研究周西成这个人物及其他,更有可依据、可思考的史实。

黔史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