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工 帮工
一、帮工换工
在侗族社会生产生活中,无论农事生产还是社会生活,房族、亲戚、朋友之间存在着“帮工”、“换工”的互助习俗。“帮工”互助的方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房族和亲戚之间的帮工,一是无血缘和亲戚关系人之间的帮工。但不论有无血缘、亲戚关系,“帮工”都是根据主人需要而为,天数可多可少,双方不讲究“对等”相助,也不论房族、亲戚、朋友有请还是无请,如建房等这样大事,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前去帮忙。侗族社会生活中的帮工互助习俗,人们称为“帮人情工,吃人情饭”。而“人情工”的范围很广,有技术的帮技术工,无技术就帮体力工,有钱就帮钱,有吃的就帮招待客人。其原则是“能做什么就帮什么”,主人则要以饭食款待。“换工”一般讲究“对等”相助,如传统农事生产中的犁田、栽秧、运肥、打谷、摘禾及打砖、建房等等,都是你帮我一天,我又帮你一天,或我先帮你完成某事,然后你再帮我完成某事。黎平县肇兴镇上下香洞一带侗族民房改建(木楼改砖房)过程,依靠的几乎都是这种传统的“换工”方式,人们从打砖、烧砖,到砌墙、粉刷等,都是几户人家的劳力“换工”互助进行的,今年这家的砖房建好了,明年换工帮建另一家。主人家只需买钢筋、水泥,建房成本大大降低。就这样,经过近十年时间,全村的房屋就都改建一新。
二、相伴做活
除“帮工”“换工”之外,侗族有一种称为“xeengl gaov”(相伴做活)的习俗。这种帮工习俗往往都建立在十分友好的青年男女之间。在种棉花季节里,男女青年在一起做事,今天在你家种棉,明天到我家挖地,摘棉花的季节也是在各户间轮流帮工;有说有笑,轻松愉快,干活效率高、质量好;做谁家的活路,就一起在谁家吃饭,生产生活有滋有味,富有情趣,并在劳动过程中建立友谊和感情。甚至在婚丧娶嫁中,人们除了相互帮忙做活路外,更多的是表现在房族间、亲戚间、朋友间的经济援助。如在婚礼中,无论是娶方或嫁方,婚礼中很多的礼品都是由房族中的兄弟姐妹你一件、他一物送来构成的。
这种帮工、换工习俗和机制,既有效地解决了家庭劳力不足,难做大事的问题,又加强了房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进亲戚之间的往来,促进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团结、相处更为和睦;这种习俗的沿袭,使侗族社会形成一种友善和谐的氛围,即使很穷或老而无能力劳动者,也不致被饿死,因为房族里和社会上有很多人会主动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