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族源
关于侗族的族源,侗族研究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侗族来源于百越的一支,或者说是古代越人的后裔。百越是众多越人的统称,有骆越、瓯越、西瓯、荆越、干越等支系。越人分布的范围,主要是在今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贵州诸省(区)和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侗族来自于哪一个越人支系,说法不一。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主张侗族来自“骆越”和“干越”支系的学者比较多。主张来自骆越支系的研究者认为:在侗族地区,尚有许多冠以“骆”音的地名、山名、丘名和氏族名。如从江县的“八洛”(bags loc)、“洛香”(loc yangp),黎平县的“鸣洛”(mingc loc)、“寨洛”(xaih loc),湖南通道县的“杜洛”(dul loc),榕江县的“乐香”(loc yangp)、“乐”(loc)、“正洛”(senl loc),以及“浦(丘)洛”(puk loc)、“宁(人)洛”(nyenc loc)等等。“洛”和“骆”皆音同字异,这很可能因“骆越”之“骆”而得名。主张来自于“干越”支系的研究者认为:“干”与侗族的自称“干”(gaeml)相同,这很可能因“干”越之“干”而得名。这两种说法,尚无定论。不管那种说法,侗族是越人的后裔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