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言系属与特征
一、语系语族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它除具备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共有的一些主要特点外,和同语族的壮语、布依语、傣语、仫佬语、水语、毛南语、黎语等语言有很多共同点。语音方面,音节都由声母和韵母构成,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母大都比较简单,有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韵母比较复杂,有单元音韵和复元音韵,并且元音有长短之分,韵尾有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m、—n、—ŋ和—p、—t、—k 6个韵尾,韵母中的主要元音跟韵尾按一定的搭配规则组成一套相当整齐的韵母系统。声调是音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词或词素的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声调有区辨词义的作用,分为舒声调和促声调两大类。词汇方面,都以单音词或单音节的词素占优势。另外,侗语同汉语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而且侗语词汇的发展和本语族诸语言词汇的发展特点也非常相近。在语法方面,侗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其词序和虚词均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并且量词都比较丰富。以名词或量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量修饰语的情况比较复杂外,一般都是修饰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后。例如:我家(yanc yaoc家我)、我的父亲(bux yaoc父亲我)等。
侗语还特别与同语支的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关系致为密切,同源常用词达60%~70%;除个别语言外,大部分无复辅音声母,即使有也迹近消失。
二、音位特点
(一)语音方面
在整个壮侗语族里,侗水语支的语音特点是韵母的简化合并(长短元音的合并)。在侗水语支里,侗语的特点是浊塞音声母的消失和声调的分化(分出送气声母的声调来);而且声调和声母密切相关,声母可因声调的分化而归并音位。
1.声母。侗语各方言土语除塞音声母都分送气和不送气两套外,其鼻音、边音、擦音声母,有的地方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有的地方只有一套,或不完全分做两套,清擦音S和ɕ在多数地方都没有送气的一套。送气的声母只出现在一定的声调条件下,即只出现在阴调(单数调)里,而不出现在阳调(双数调)中,具体情况各地还有所差别。
有一类腭化声母Pj、Phj、mj、lj和几个舌根音的唇化声母kw、khw、ŋw。
侗语绝大部分地区已没有浊塞音b、d和带喉塞的浊塞音ʔb、ʔd等声母。就这一点来看,侗语的声母系统较同语族的声母系统更接近汉语声母系统。
2.韵母。侗语一般有6至7个元音音位:a、e、i、o、u、ə。从同语族a、e、i、o、u、ε6个元音音位来看,除元音e外,各元音一般都分长短;然而侗语的6至7个元音与此不完全相同,侗语各地的元音系统主要有下列4种类型:
有a、i、o、e、u、ə等6个元音,没有长短元音的区别;
有a、i、o、e、u、ə、ε等7个元音,除a有长短的区别外,其余元音都没有长短的分别;
有a、i、o、e、u等5个元音,除e、o外,其他元音都有长短的区别,但没有央元音ə;
有a、i、o、e、u等5个元音,除e外,其他元音都有长短区别,但长短o只有带舌后辅音韵尾时才有对立。由于侗语中多数长短元音对立的消失,而引起的韵母的简化合并是其特点之一。
侗语的韵母只有元音加韵尾(或无韵尾)构成,没有带介音的韵母。
塞音韵尾,尤其是以—k收尾的韵母的脱落,虽在侗语中是个别点的现象,但在同语族中不多见,这是侗语韵母简化的趋势。
3.声调。壮侗语族诸语言一般都有6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一部分侗族地区的语言也是6个舒声调4个促声调;而大部分侗族地区,因为所有的单数调都各分化出一个新的调值,所以有9个舒声调和6个促声调。个别地区只有第1调有分化,因此变为7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侗语声调之多,居同语族之冠,也是当今世界声调最多的语言之一。
声母和声调的配合有密切的制约关系,这是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共同特点之一。侗语中声母和声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送气声母和声调的关系上,送气声母只出现在一定的声调上。各地侗语的塞音声母一般都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有的地区的鼻音、边音、浊擦音声母有送气与不送气两套,而多数地区清擦音声母都有相应的送气声母。送气声母的出现有一定条件(不考虑现代汉语借词),它只出现在阴调(即单数调)里面而不出现在阳调(即双数调)中。而且各地区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别。
(二)词汇方面
侗语词汇跟壮傣语支诸语言间的同源词较多。例如:穿(衣)、
织(布)、
鼻子、mok8鸟、jan2房子、kəi5蛋、
洞、pai1去、jak9饿,等等。跟黎语支的同源词最少,只有sak8舂(米)、sət7尾、lui6下(楼)和tik9满,等词。跟同语支的仫佬语、水语、毛南语的同源词最多。例如:
河、ja5田、kwe2水牛、sui2蛇、ma1菜、la2菌子、məm4老虎、ma2舌头、quk9衣服、
走、sui5坐、pe1卖、ne3哭、kuŋ2多、
重、ma2软,等等。此外,侗语也有不少自己特有的词。例如:qu4冰雹、
山、mak10泥巴、ke1旁边、pjuŋ1狼、je1青蛙、pjin3鳖、pau2柚子、pjo1 ljo1肚脐、jak10篱笆、pun1枕头、
锄头、woŋ5桶、əm3药、suŋ1话,等等。
侗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两个方言之下又各分为3个土语,南、北两大方言之间的词汇差别不大,相同的词平均为71.7%,任何两点之间的差别只在24.6%~35.3%之间。方言内词汇的差别就更小,南部方言内任何两地之间词汇差别最小只有4.2%,最大只有12.7%,其内部词汇相同的平均数高达93%。北部方言内部差别稍大一些,最小的有18.4%,最大的是22.1%,其内部相同的词平均为80.1%。侗语中方言土语间词汇的差别较同语族的壮语、布依语、傣语、水语等都要小一些。
在侗语固有词汇中,侗语的单音词与同语族诸语言相比,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其他语言用合成词表示的,侗语也往往用单音节词表示。就拿一些近义词来说,它们都常常用一些不同的单音节词来表示。例如:tu2牛、kwe2水牛、sən2黄牛、ŋu5猪、lai5野猪、min3箭猪、pjən1毛、nuŋ2汗毛、头发、mut10胡须、nu5看、
看,等等。另外,侗语还常常利用比喻模拟的方法来构造新词,并善于利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概念。这部分词在侗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例如:用拟声的meu4(猫)、ʔa1(乌鸦);运用比喻的qai5(鸡)
(啼)半夜、pha5(破)na3(脸)惭愧、害羞;利用联想、转义派生的tin1mja2手脚——手艺、pu4 lak10父子——家族、na3
脸鼻——面子,等等。其构词方式与同语族诸语言也有很多差异的地方,如侗语指示代词加上词头i1后,便具有副词的作用。例如:i1 nai6这样、
(或
)那样、i1 nu1哪样,等等。
(三)语法方面
侗语语法与同语族诸语言的语法差别不大。除同本语支较为相近外,与壮傣语支也较为接近,与黎语支差别稍大一些。当然,有些异同的现象是相互交叉的。例如:数词、量词、名词相结合的语序,在侗语、水语、仫佬语、黎语中表现为“数词(任何数词)+量词+名词”,在壮语、布依语、毛南语中则为“量词+名词+数词‘1’”和“数词(‘2’以上的数词)+量词+名词”两种;傣语则为“名词+量词+数词(‘1’)”或“名词+数词(‘2’以上)+量词”。侗语和同语族诸语言最大的不同点是:侗语副词的固有词“先”修饰动词时的位置,可放在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动词之后。黎语的“先”字则只能放在动词之前,其他语言则都放在动词之后。
另外,侗语南、北方言间语法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明显区别方言的特点主要在于,南部方言表示领属关系的人称代词与作为名词的中心词序是代词在名词之后;北部方言的词序则相反。这也是侗语语法不同于同语族其他语言语法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