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彝族服饰
所属图书:《贵州彝学》 出版日期:2004-07-01

四、彝族服饰

彝族妇女勤于刺绣,她们用直针花、三针颗、钩云等技巧将花纹和虎头图案融为一体,寓传统的图腾文化于花纹图案之中。

嬲子头戴青色头帕,身着大襟长衫,下着长裤,腰扎白布带。

妇女服饰:

头巾:也称头帕,前后顶上共三块,用青白色两种颜色的布做成,长宽各五寸,每块绣花三朵,顶上的一块绣太阳历或木瓜心,前后两块绣方字格,两端吊灯笼穗,长六寸至八寸,穗上串白色或黄色金属小珠,花瓣分五彩成“虎口”。彝族姑娘只梳一条辫子,婚后才梳两条辫子,不拢髻,不缠足,梳妆时先用青布帕包头,在前额加戴勒子,再盖上头巾,走起路来,穗子摆动,形若水浪。

长衫:也称旗袍,彝语叫“母余”。前后共分四大块,分领、托肩、排弯、袖、腰、摆等几部分,以青蓝色为主,胸前排弯的边沿延腰至摆,周围钉上自绣的花边,花边上的花纹粉团成菊瓣,五色相兼,中嵌木瓜心,其工艺归纳为镶、滚、绣、挑、染、拼、押、贴、抖、瞒十个字。下面两个摆角和摆的中间钩云,圆形。黑底白线意为彝族太阳历,取清浊之意,即青色为天,浊者为地。两朵云之间绣木瓜心似铜铃,剑形。两侧绣水浪纹路和圆点,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构成宇宙。几种图形合在一起,俨若虎头,栩栩如生,称“卷草虎头”,亦称“草虎衣”。

老年妇女穿的衣服与青年姑娘和中年妇女的不同点是反托肩,只钉排弯上的花边,摆上不钩云。彝族妇女古时着简裙,大约在道光年间才改裙着裤,以青蓝色为主,裤脚镶红线,贴寸许花边,上绣太阳历或木瓜心。

贵州彝学